当前位置: 华闻网 - 资讯

HERETechnology用智慧导航赋能,助推SDV大模型在汽车领域腾飞

时间:2025-04-10 10:20    作者:郑袖   来源:中国广告网    阅读量:8091   会员投稿

HERETechnology运用智慧导航赋能,助推SDV大模型在汽车领域稳健腾飞

2025 年 3 月 18 日,在第六届软件定义汽车论坛暨 AUTOSAR 中国日上,HERE Technology 业务发展副总裁 Erminio Di Paola 指出,汽车行业正快步向软件定义车辆转型,预计未来十年,在中美市场的推动下,其市场规模将突破 5000 万辆。当前软件更新带来了新机遇,市场增长显著。技术层面,地图供应商凭借海量 AI 道路数据,成为自动驾驶的核心赋能者,为国际品牌提供 L2 - L3 级解决方案。消费者对车辆的需求集中在安全、舒适与电动化三个维度,数字座舱成为体验升级的关键,但基础设施的不完善给电动车普及带来挑战。

在软件架构方面,需实现导航指令与车辆控制的毫秒级协同,并集成疲劳监测等主动安全功能;高精度地图在无传感器区域至关重要,能极大提升复杂路况下的驾驶可靠性。面对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软件的灵活适配能力成为竞争关键。同时,充电体验的优化依赖动态数据整合,要打通运营商系统,平衡价格竞争与用户便利性。AI 技术正在重构交互逻辑,人机协同与自动驾驶技术正深刻改变出行方式。

软件定义汽车的发展浪潮

近年来,第四代汽车备受关注。第一代汽车是基础形态,第二代汽车在 2.0 时代实现首次联网,开启新篇。如今,软件平台在多数汽车品牌中广泛应用,软件定义汽车应运而生。特斯拉率先将其推向市场,从海外情况看,软件改变了汽车性能。预计未来十年,软件定义汽车产量将达 5000 万辆,中国在其中起到重要推动作用。软件定义汽车起源于美国特斯拉,但中国本土多数汽车制造商在电动汽车领域积极采用相关技术和平台,欧洲车企不再占据主导,产量大多来自中国。

软件定义汽车为汽车制造商带来新机遇,通过车载软件,制造商可每年定义全新现代化升级流程。软件更新不仅能提升产品性能,还成为提供增值服务的方式。许多传统汽车制造商预测,到 2030 年,软件更新将带来数十亿美元额外收入。从海外视角看,这从根本上改变了汽车行业格局。中国引领这一趋势,为本土企业提供拓展市场份额的机会,全球汽车销量在增长,去年超过 9000 万辆,疫情和芯片危机后同比增长约 10%,而中国汽车品牌在销量分布中占据主导地位。

HERE Technology 的技术优势与应用

HERE Technologies 拥有庞大的 AI 属性数据库,支持二级及以上自动驾驶功能,部分三级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已商用,服务多数海外汽车品牌,业务遍布全球。全球超 2 亿辆汽车使用其技术,4400 万辆联网汽车向平台发送数据用于地图绘制和更新。如今,三分之二的商用车使用 HERE 地图,不仅用于数字驾驶舱常规导航,还将 AI 属性数据用于自动驾驶,55% 的两轮车也使用其部分技术,长期被市场分析师评为排名第一的平台。

新一代汽车具备智能辅助自动驾驶提升安全性、数字驾驶舱带来舒适体验、多为电动汽车的特点。对海外消费者而言,电动汽车因基础设施不完善存在续航焦虑等问题,所以安全和舒适成为汽车制造商的关键卖点。汽车软件架构需实现人机互操作性,如驾驶员设置目的地时,系统要关联车辆行驶反应,若驾驶员状态不佳,车辆能通过传感器监测并干预,这种人机交互循环重新定义了汽车软件部署方式。

地图在驾驶体验中至关重要,虽然有人认为人工智能和传感器足够,但在欧洲和美国,基础设施缺乏传感器,汽车传感器探测范围有限,地图仍是安全舒适驾驶的核心要素。HERE Technologies 开发的技术具有灵活性,能为汽车提供不同层级软件栈,满足汽车制造商在成本控制、系统集成和个性化定制等方面的需求。在自动驾驶中,车辆定位精度至关重要,软件对现实场景的感知能力是辅助驾驶的关键,让驾驶员看到车辆传感器信息能增强其对自动驾驶功能的信任。

电动汽车与 AI 应用的发展

电动汽车受绿色转型推动,驾驶员规划行程时,需连接车辆读取的各类数据,获取充电运营商动态数据,选择合适充电站,这对提升驾驶舒适性很重要。AI 在位置服务领域可让行程规划更人性化,如利用 HERE Technologies 技术,能根据不同需求规划行程。软件定义汽车已成为现实,中国在设定消费者新趋势标准,电动汽车发展虽慢但稳步推进,自动驾驶技术作为驾驶辅助功能已应用于各类汽车 。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HERETechnology用智慧导航赋能,助推SDV大模型在汽车领域腾飞

资讯精选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