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第六届软件定义汽车论坛盛大开场,全方位聚焦前沿技术与产业变革
3 月 18 日,由盖世汽车、AUTOSAR 组织联合主办,上海智能汽车软件园大力支持的 2025 第六届软件定义汽车论坛暨 AUTOSAR 中国日,在上海国际汽车城盛大开幕。此次论坛采用线下论坛与线上直播同步的形式,吸引了众多业内人士的关注。
作为汽车智能化领域的年度盛会,论坛首日便人气爆棚,座无虚席。来自头部主机厂、零部件厂商、芯片领军企业、行业技术专家及科技创新代表汇聚一堂,围绕车载通信、AUTOSAR 标准本土化、SOA 架构革新、车云协同计算、AI 大模型驱动智驾智舱升级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探讨。活动还设置了技术分享、圆桌讨论等环节,直击电子电气架构变革、开源生态协同、高阶自动驾驶技术破局等产业痛点,为业内人士带来一场 “技术 + 生态” 双轮驱动的思想盛宴。本次大会得到了 HERE Technology 等 41 家生态合作伙伴的支持。
开幕致辞,展望产业发展
上海国际汽车城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陈杰指出,全球汽车产业正因 “软件定义汽车” 而深刻变革,核心竞争力转向软件能力等方面,推动汽车向智能移动空间转变。上海国际汽车城作为产业创新引擎,通过建设关键平台,接入大量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实时数据,构建车路云一体化数字孪生智能交通系统,为产业提供支撑与赋能。同时,率先布局汽车软件生态,成立上海汽车智能汽车软件园,打造智慧出行设计谷,推动产业创新发展。陈杰强调,软件定义汽车时代需更开放的合作,上海国际汽车城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携手产业与资本,迎接机遇与挑战。
盖世汽车 CEO 周晓莺表示,2024 年中国乘用车市场竞争激烈但也有增量,2025 年 1 - 2 月销量增长、出口向好,自主品牌市占率和新能源渗透率攀升,但行业产能利用率低,车企分化明显。在行业变革关键期,汽车软件生态发展至关重要,软件价值提升,尤其在 ADAS 和智能座舱领域,国内已形成车载软件全生态。AI 大模型重构软件创新范式,但软件付费模式仍需探索。盖世汽车践行使命,推出全球汽车产业大数据系统,车展期间还将组织活动,推动智能汽车新业态发展。
多项成果发布,前沿技术分享
论坛现场,上海智能汽车软件园 “AIOS 智行未来生态伙伴计划” 正式启动。该计划由多方联合发起,通过技术攻关、标准协同、生态共荣,推动 AIOS 操作系统在核心场景深度融合,重新定义人车关系,赋能汽车智能化发展。
上海创紫集团 CTO 彭思维介绍了基于 MBD 的应用层软件开发解决方案,这一自主研发软件应用广泛,通过功能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打破国外软件垄断。加特兰软件研发负责人郑珉楠讲解了加特兰 AUTOSAR 软件协作平台,该平台通过重构开发体系,降低项目人力消耗和周期,提升产品落地效率与安全性。
长城汽车大模型研发负责人贾澜鹏指出大模型重构汽车智能化开发范式,基于 Coffee AI 大模型构建的多智能体系统开创了新路径。HERE Technology 业务发展副总裁 Erminio Di Paola 认为汽车行业向软件定义车辆转型,地图供应商成为自动驾驶核心赋能者。TTTech Auto 中国总经理夏青青提出通过形式化输入描述提高 SDV 集成效率。
北汽研究总院智能驾驶专业总师徐志刚分析了软件定义汽车时代的创新挑战,车企需应对软件开发复杂度等问题。Elektrobit 中国研发部门总监潘凡介绍了 SDV 云端虚拟化开发方案的框架及优势。Qt Group 中国资深解决方案工程师张帆分享了验证安全设计中架构检查在免于干扰中的应用。智协慧同联合创始人兼 CEO 鲍鹏介绍了数据驱动智能诊断与健康管理服务及技术创新。
一汽红旗数字座舱软件技术总监倪志俊分享了整车智能体建设思考及专用操作系统构想。均联智行亚洲区产品与战略总监卢星旺阐述了区域控制器在下一代电子电气架构中的作用及均联智行的解决方案。中科创达智能汽车副总裁宋洋介绍了 AI 原生的整车操作系统滴水 OS 及其特点与应用场景。Sonatus 中国区售前技术支持总监张建伟探讨了如何满足商业出行多样化需求及 Sonatus 的解决方案。东风汽车研发总院软件工程中心副总工程师任慰探讨了智能驾驶基础软件与开源生态结合的可行性。
首日议程圆满结束后,3 月 19 日论坛将聚焦 AUTOSAR 框架与自动驾驶融合等前沿话题,继续为行业带来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