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车北上热度创新高,粤车南下即将正式启航出行新征程
在香港与内地日益紧密的交流浪潮中,交通往来政策持续优化升级,“港车北上” 与 “粤车南下” 成为备受瞩目的焦点。如今,“港车北上” 新申请数量强势突破 10 万辆大关,而 “粤车南下” 也即将在今年正式拉开帷幕。
香港特区政府运输及物流局局长陈美宝于 15 日透露,自 2023 年 7 月 1 日 “港车北上” 政策正式落地实施,全程线上化的申请流程极大便利了市民。2023 年,符合资格的港车新申请数量达 4 万多辆,2024 年攀升至约 5.2 万辆。今年前两个月,新增申请量约 8000 辆,截至目前,新申请总数已超 10 万辆,其中约 9.6 万辆已完成审批并获发许可证,亮眼成绩彰显出政策的强大吸引力与便民成效。
为进一步提升市民出行体验,香港特区政府与内地相关部门保持密切沟通,积极优化政策安排。今年年初,“港车北上” 每日申请数量从 400 宗提升至 500 宗,以更好地满足新申请及续期需求。与此同时,备受期待的 “粤车南下” 政策也将于年内正式推出,相关部门正紧锣密鼓地筹备当中。
依据广东省交通运输厅此前发布的《广东省机动车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入出香港口岸自动化停车场的管理办法》,“粤车南下” 首阶段限定车辆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进入香港口岸自动化停车场,且不得驶入香港市区,离港时需按原路返回。广东省将采用分批有序的方式开放申请,获批车辆需在进入香港后的 6 个月内驶离,返回内地。对此,香港方面已做好充分准备,迎接 “粤车南下” 时代的到来。
香港立法会议员张欣宇 15 日在接受港媒采访时指出,在 “粤车南下” 试行阶段,预计两类人群会选择自驾来港。一类是习惯驾车且停车地点靠近机场的内地赴港乘机旅客,另一类则是期望体验港珠澳大桥的游客。不过,张欣宇也分析,由于车辆不能进入市区,这一政策的热度或许难以长期维持。谈及后续政策的拓展方向,张欣宇建议特区政府借鉴广东省早年对 “港车北上” 的管理模式,设置一定的投资门槛。例如,最初申请粤港两地车牌时,要求申请者在广东有较高的投资额,后虽有所降低,但仍能起到筛选作用。他强调,香港城市交通容量有限,接纳粤车数量相对较少,若大规模开放申请却只能少量放号,可能导致申请者多次抽签不中,体验不佳。因此,从政策初衷出发,瞄准高端旅客,将 “粤车南下” 配额作为一种特殊礼遇,不失为一举两得的良策。随着 “港车北上” 与 “粤车南下” 政策的不断推进,香港与内地的交流必将更加便捷、频繁,为两地发展注入新活力。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