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还有哪种业态,能做到门店数量一年增长15%到20%?这就是资本青睐便利店的原因。”前阿里巴巴(B2B)CEO、嘉御基金创始合伙人卫哲在公开演讲中表示。
7月,商务部下发推动便利店品牌化连锁化发展的通知,提出将从便利店布局、发展质量、政策环境、工作机制等方面研究制定品牌连锁便利店发展工作指标,以三个月为单位,将建立部、省、市三级联动工作的反馈机制。
在这之前,已有北京、西安等地方政府出台了推动便利店发展的支持政策。不过,商务部的这次通知,标志着便利店在更高层面得到了认可。
当政策、资本和黑科技一起汇聚到这片方寸之地,便利店在中国会迎来怎样的未来?
年轻人,便利店的原住民
“这个城市的夜晚有形形色色的人,有人在路灯下静坐,街边有情侣在接吻,便利蜂的小哥忙着上货,我走在这样的夜里,身边不时还有车辆往来,夜也没有那么安静。”凌晨一点,微博用户浔小风这样记录北京平凡的一天。
时间走到2019年夏天,便利店就这样润物细无声的融入原本只能做“三个半”生意的北京。有人晒起了便利店的美味小吃,有人在便利店排遣平淡生活中的小情绪,也有人只是静静的坐着,感受便利店独有的“烟火气”。
在上海,有研究机构曾对经常光顾便利店的人群做出这样的描述:受过良好教育、喜欢好的东西、租在市中心90年代老公房、不做饭、新上海人。这些标签也几乎囊括了一线城市新兴消费力阶层的全部特质。
相比于星巴克所标榜的“第四空间”,可以随便逛逛,甚至解决一顿饭的便利店们更像是都市青年会出现的高频场所。便利蜂曾公布过其客群特征,在这家便利店所定义的忠诚顾客中,90后、单身、夜猫子,是出现频率最高的标签。Z世代生于互联网,在线下生态中,便利店是唯一能满足他们孤乐主义、懒系生态的消费场景。
鲜食,便利店的灵魂
政策导向是影响便利店发展的一大命门。十余年前,北京首次允许便利店售卖炒菜米饭,成为便利店这种业态在北京得以立足的关键一步。一年前,上海允许便利店售卖现制现售盒饭,成为便利蜂等后来者打开当地市场的切口。
数十年前,日系便利店曾以寿司、面包成功打开日本市场,不过,这些成名作能否在中国复制,本土的从业者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便利蜂研发包子、TODAY卖起了热干面,做好中国人喜欢的“热食”,成为本土便利店选择的差异化策略。
在商务部下发的《通知》要点中,也强调“要支持便利店企业开发自有品牌商品,扩大鲜食产品销售,提供简餐、饮品等现场制售服务,搭载各类便民生活服务项目。”
关东煮、捞面、盒饭、寿司三明治,这些加热后即可食用的食物在日本被称作鲜食,业界通常认为,提供50%左右毛利的鲜食作为便利店的灵魂,承担提升差异化与毛利率的重任。因此,对于何为便利店也有了更为明晰的界定。无法提供鲜食的小卖部、无人便利店在严格意义上不能被称作便利店,他们更接近自动贩卖机,在便利店无法触达的地方,与其形成互补关系。
便利店一直有个悖论,不做鲜食,日销上不去,规模也就上不去。做了鲜食,如何研发和管理,有一道极高的门槛。全家的规模在日系便利店中居于首位,其运营能力也受到业内认可,但全家也只能做靠微波复热的冷餐。即使如此,8月初全家还被上海市市场监管局通报三批次的盒饭致病菌超标。鲜食管理的难度,由此可见一斑。
便利蜂走了一条科技路线。这家便利店热衷于投资鲜食工厂,依靠视频监控、物联网设备等数字化手段强化对鲜食商品的管理。从这个意义上,能够供应鲜食、咖啡和甜点的本土便利店在这个品类上终于获得了对日系便利店的竞争优势。
规模化,不同的路径
便利店的发展在南北地区呈现极度不均衡,以北京为代表的北方城市长期被冠以“便利店的荒漠”称号。数据上的感受更为直观,在深圳、广州和上海,大概两三千人拥有一间便利店,在北京,每9620人才拥有一间便利店。
为什么在北京便利店如此稀缺?首先,北京的城市格局就为这一切埋下了伏笔。
过去,人们一直觉得北京的马路太宽,只能做半条街的生意;北京的冬天太冷,只能做半年的生意;北京没有夜生活,只能做半天的生意。在便利店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人们的生活半径是以街区作为区隔的,在一个街区之内,便利店咖啡厅美容院等生活设施齐备,但在北京,这些都被打散了。
关于地理区划上的限制,《通知》中提到,“多渠道增加便利店适用门店资源,推动落实新建社区商业和综合服务设施面积占社区总建筑面积比例不低于10%的要求;推动医院、高校、体育场馆、公园、景区等公共服务场所向品牌连锁便利店开放门店资源。鼓励品牌连锁便利店企业改造提升老旧小商店、杂货店、小卖部等分散经营的便利门店。”
关于如何实现规模化,这个问题各家见仁见智。在开店节奏上,7-11的理念极具代表性,背后是创始人铃木敏文的一套理论,他认为质量可以推动量的增长,意思是,只要日销高,店铺数量一定会增加。在这种理论的指引下,7-11做出了不少经营出色的高销店,但也囿于这种理念,其在中国的扩张速度和质量并不乐观。
也在因此,便利店自身的调整,对于多店型的开发则更为紧要。
写字楼和小区有着不同的消费特征。便利蜂给出了和传统便利店不同的答案:针对不同客群匹配不同的经营模型,以“千店千面”灵活应对多元的需求是便利店规模化的必由之路。
外界对便利蜂的看法,多数认为这是一家服务写字楼和商业区的便利店。但实际上,便利蜂也有提供米面粮油、瓜果蔬菜的社区店服务居家人群。这些针对居家人群做出的改变代表着便利店对于新市场空间的探索:比高端超市更好掌控的成本、比菜市场和夫妻店更优的购物体验和丰富度。
回归“零售的本质”
通过自助收银实现人力解放,通过全场景数字化实现库存和订货优化,是便利店发展的长期趋势。不过短期的挑战或许在于,畅销商品大数据能够反映,可以辅助订货决策,但如何判断人们想要什么,下一个爆款是什么,仍需要理论和技术的进步。
关于便利店在零售业态的核心能力,卫哲曾用“多快好省”的理论分析,他认为便利店的优势在于“快”和“好”,除了鲜食带来的现场感,在店内的购物体验也很重要,比如被店员问候与服务的感觉。黄若在《我看电商零售的变革》中提到的,零售能够扼制电商的有力武器在于“温度”,这意味着,技术越发达,人与人之间产生的交流与互动也变得越可贵。
当政策、资本、硬件设施都已齐备,本土和外资便利店也将迎来新一轮起跑,争夺通往新世界的入场券。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