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医药生产企业的商业公司视同生产企业审核认定的方式正在上演。
近日,广东省药品交易中心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我省医疗机构药品交易“两票制”票据上传工作和公示第一批认定为一票情形审核结果的通知》。联邦制药、阿斯利康、北京嘉林、华润紫竹、华润赛科、悦康药业等379家生产企业及其视同生产企业的商业公司通过审核,拟认定其为一票情形。湖南天圣、重庆华友制药等13家因资料不全尚未通过认定。
截至8月7日,如无异议,文件公示的接近400家生产企业以及视同生产企业的商业公司将正式成为广东省第一批审核通过的一票情形的企业名单。
“这意味着这些生产企业的仅销售自家产品的商业公司与母公司之间将被视为‘0票’。”8月7日,鼎臣医药咨询创始人史立臣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除了广东省,其他省份也在对认定一票形式进行审核,进一步深入推进两票制。但一票制和两票制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在压缩渠道,希望由厂商直接供货。”
必然趋势
一票制正式被提出是在2015年。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完善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原国家卫计委发布的《关于落实完善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均明确提出:“药品生产企业是保障药品质量和供应的第一责任人。药品可由中标生产企业直接配送或委托有配送能力的药品经营企业配送到指定医院”;“鼓励医院与药品生产企业直接结算药品贷款,药品生产企业与配送企业结算配送费用”。
截至目前,已有多省市明确鼓励一票制,甚至其中一些地区已开始实施一票制。以福建省为例,从2016年底开始就明确要求医院在采购基础输液的时候,和药品生产企业直接结算,严格执行一票制。此外,浙江、江苏泰州、陕西、山西等地,已经实行耗材一票制。
史立臣认为药品供应链将进一步变短,一票制将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从两票制到一票制的推行落地,国家和地方的税收得到了提高。开票价接近或者等于招标价,也避免了偷税漏税的可能性。当前,‘4+7’采购已实现了与生产企业签约,由生产企业选择配送企业,并鼓励与生产企业直接结算货款,这距离一票制仅一步之遥。”
随着一票制来临和新的药品管理法实施,生产企业将成为产品质量和供应的责任主体。采用第三方物流后,供应链管理的责任也落在药厂身上,医药生产企业将逐步介入供应链管理,成为链主。
值得注意的是,一票制的认定也有利于企业摊薄运营成本。由于两票制成为企业销售费用增长的重要因素,企业内部药品购销‘0票’的议论已经很久。广东省这次批量认定一票情形算是给企业交了实底。“一票制和两票制从财务账面上砍掉了医药商业公司,增加了医药企业的财务成本。传统销售模式的打破,也加速了医药行业的洗牌。”史立臣补充道。
商业转型
在两票制全国推广、鼓励一票制的过程中,受影响最大的人群当属代理商和医药自然人。
目前,大多数药品仍然采用代理制,从产品的全国总代理,到省级代理,再到市级代理商、县级代理商甚至某家医院的代理商。而两票制就是尽量压缩渠道,降低流通环节,减少流转次数。在大的政策背景下,300万代理自然人面临转型,以避免失业或者自然消亡。
史立臣指出:“对于大企业来说,一票制的推行是利好。但对于绝大部分中小医药生产企业来说,脱离了原有的经分销模式,它们并没有物流运输能力和市场运营能力。由于服务还是需要合作商业模式,这就为商业转型提供了方向,即去提供专业化服务。”
例如医药商业公司可以抛开原来的全国总代和省代,通过cso(合同销售组织)身份在局部地区和厂家直接对接,抢占终端资源,和厂家一起维护当地商业渠道。且这个过程只需要和厂家签署咨询合同,不涉及票和货。史立臣解释道:“开发医院或者药店、维护客勤、药货汇款这些工作都是需要有人来完成的,这个角色就可以是地方商业。但是cso公司要注意操作规范,满足税务稽查要求,而不能沦为行业内灰色收入的洗钱工具。”
此外,在药品生产企业直接和医院结算的模式下,货物和款项的交易只在厂家和医院之间发生,商业配送公司仅仅承担送货功能,相当于快递公司,货物的所有权没有转移到商业。因此,商业在药品流通中也不再起到资金垫付的作用。
近年来邮政、顺丰也布局医药配送领域,解决冷链运输和最后一公里配送的难题。作为药品代理商的自然人,可以用此前在当地药政医院圈积累的资源,与顺丰、邮政等第三方配送对接,帮助第三方平台运营商开拓市场,实现共赢。
未来实行一票制的大背景下,商业公司可以选择转型投入生产企业,也可以转型服务于医院等机构,脱离已有的运营模式,转型成为咨询类机构,还可以与第三方物流公司合作,这都将是未来可持续的发展方向。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