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瞬息万变的车市中,“微增”已不是年度主题。
随着新能源汽车换道超车的势头愈加猛烈,中国正在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激烈角逐的赛道。产业链的加速整合、上下游估值的飞快蹿升——中国汽车工业正在因此重塑。
与此同时,传统汽车产业并未示弱。一方面,越来越多的车企不甘落伍,纷纷尝试“触电造新”;另一方面,在千人拥有车数量依然有较大增长空间的市场中,细分市场的不断深耕也为传统车企提供掘金的空间。SUV的火爆以及豪华车市场的持续高温依旧是近年来车市的热点。
在产业格局重塑的今天,造新先锋与传统梯队将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恒天新能源 细分市场掘金
恒天集团董事长张杰
恒天新能源立项伊始就并未追求大而全的规模,而是选择了小而美的稳妥。
在砸钱造新仍然是主旋律的市场中,恒天新能源已经实现盈利。海外收购、多维度市场的布局令恒天新能源占据了不少固定用途的细分市场。
布局海外
恒天集团的海外收购不得不提到斯洛文尼亚的TAM品牌。
2017年的斯洛文尼亚,TAM的品牌70年活动如期召开。
相较于乘用车的广泛民用,商用车则明显低调的多。但并不影响这一类车型举足轻重的市场地位以及依旧存在潜力的商业价值。
恒天集团的海外收购不得不提到斯洛文尼亚的TAM品牌。TAM客车公司在2011年因经营不善破产,2013年由中国恒天集团及其合作伙伴联合收购,由中方控股。
TAM创立于1947年,作为前南斯拉夫唯一的客车制造工厂,在客车研发、制造和市场具有较深厚的沉淀。
完成收购后,恒天拥有了成熟的产品线——覆盖了机场大巴、旅游大巴、城市大巴及底盘的生产与销售。
由于TAM所处的斯洛文尼亚在欧洲大陆具有很强的区域优势,因此TAM目前已经实现了极高程度的本土化,其95%以上的员工为马里博尔本地居民,研发、生产、采购和综合管理等均由本国人组成,其中相当比例为TAM前身公司员工,所以具有熟练的技术水平。与此同时,还吸纳奥地利、英国、土耳其、西班牙、法国等全球营销人才开展国际化的销售模式,他们不仅了解欧洲市场,并且对商用车的服务体系非常熟稔。
在商用车阵营中,恒天不仅通过收购TAM进军客车领域。在此之前的2012年,中国恒天集团通过旗下湖北新楚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收购了荷兰GINAF包括技术、品牌在内的全部资产。
通过此次收购恒天集团实现了牵引车、底盘和矿用自卸车全系列产品自主开发的全面覆盖。
收购后,GINAF在工程、矿用等领域的品牌优势将结合企业自身在国内机械制造行业的成本优势发挥潜能。据计划,恒天正为此着手建立国内配套体系,整合国内外重卡整车资源,开展产品国产化工作,形成矿用车和工程用车整体解决方案,并在全球销售。
GINAF也因恒天的收购而收获了更广阔的市场。在此之前,该公司制造的重型建筑用车只是出现在荷兰的公路,因为某些国家尚不允许50吨的载重货车通行。
随着产能的重新激活以及销路打开,GINAF已经收到了巴西的订单。2017年,GINAF首次突破每年生产200辆汽车。
积极触“新”
尽管这一细分行业比较冷门,但是专用车市场无疑存在着巨大的潜力。
2014年初,恒天才开始筹备启动恒天新能源汽车。在恒天进入汽车领域时,恒天集团董事长张杰坦言“恒天不是对手。”
因此恒天选择从商务车进入,避开与世界巨头的直接对抗。进入汽车领域后,摆在恒天面前的一大课题就是——从发动机入手,迅速掌握核心技术。两笔海外收购无疑令恒天实现了这一目标。
另一大目标就是“同时加大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因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国与世界是同步的。”张杰表示。
自2015年来,TAM公司开始积极开发纯电动机场车和市内电动客车,成为未来TAM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之一;而GINAF除了生产传统柴油车之外,该公司也还开辟了一条年产30台电动货车的生产线,供应德国汉堡市场。
回到国内,恒天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已经在凯马汽车上收到了成效。凯马主打载货汽车,目前公告的产品品种已达1000多个。拥有涂装线、焊装线、总装线等生产线,可以实现年产20万辆的生产能力。
对于收购来的海外资产,恒天迅速将其产品与新能源技术协同。为了尽快实现技术“武装”,恒天新能源启动了天津基地项目,成立天津恒天新能源汽车研究院和北京恒天新能源汽车软件公司,取得高新企业和双软企业认证。
在此基础上,凯马汽车成功研发出了纯电动物流车、环卫车、园林洒水车等19款车型,获得工信部新产品公告目录27个。GINAF完成新能源18T重载物流车型研发,100T矿车交付巴西用户。湖北新楚风取得新能源商用车整车生产资质,完成9个公告车型。TAM公司全新新能源模块化车型开发试制成功,中型旅游巴士完成欧五转欧六升级换代。
张杰告诉《英才》记者:“差不多6年前,恒天开始学做汽车,很多人都当笑话听。而现在恒天实现的成绩可以让我告诉大家,现在它真的不是笑话。”
目前恒天整车生产有30万辆的能力,现在销售额在100亿以上。而且新能源现在已经盈利,2017年能盈利8000万到1亿,张杰透露。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我国专用车占城市机动车保有量约18%。尽管这一细分行业比较冷门,但是专用车市场无疑存在着巨大的潜力。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