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毅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同时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迫切需要提升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层次和水平,从而将我国推向制造业强国。
产业发展起步晚、速度快,为迈向中高端提供空间和动力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产业发展迫切需要参与到国际贸易中,一些沿海地区抓住发达国家低端产能转移趋势,通过“三来一补”等方式嵌入全球价值链。随着改革发展,技术外溢、资本积累效应逐步显现,我国制造业规模和种类不断发展完善,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逐步攀升。但由于我国制造业发展起步晚,标准体系的制定和关键技术大多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制造业整体处于价值链中低端,只有轨道交通、航空航天、核电设备、手机、家电等少数几个行业处于中高端水平。
其实,十九大报告提到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具有现实基础。从宏观上来看,我国GDP连续保持较高增长,增量为质量发展提供基础;从行业来看,我国现代产业体系最完善、分类最齐全;从微观层面看,企业经过近四十年的高速发展,许多优秀企业从代工做起,具有成本、资本、技术、管理经验、客户关系等后发优势,不断模仿超越,一些企业有向ODM、OBM发展的动力,具备迈向产业中高端的基础。
发挥优势、找准制约,分门别类推向中高端
随着国际贸易的盛行和跨国公司的发展,全球价值链理论得到重视。价值链是指产品生产过程中各个价值增值部分组成的链条,一般来说呈现出“微笑曲线”特征,即附加值两头高、中间低。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一方面需要发展中高端产业,逐步减少低端产业比重;另一方面需要各个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向两端增值较高的环节攀升。第一个层面较容易理解,就是大力发展中高端产业,比如生物技术、新材料、高端数控机床、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等。第二个层面同样重要,也就是说把每个行业本身推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我国从价值链低端开始嵌入国际贸易,时至今日分化很大。
劳动密集型产业方面,由于起步较早,劳动力成本有优势,在纺织服装、皮革家具玩具、白色家电等领域竞争力较强,但近年来由于企业大量投入机器人参与生产及部分东南亚国家劳动力成本低廉,使这些产业的成本优势不断缩小,需要提升质量水平,增强技术创新能力,逐步从加工装配环节过渡到标准体系制定、核心零部件设计加工、产品设计研发、售后服务等增值环节。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方面,对于已经掌握核心技术的产业来说,比如通信设备、核电、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航空航天等领域,强化中国品牌和中国标准,提升国际合作话语权,通过制定标准扫除进军国际市场的阻碍,参与全球生产网络;对于存在的短板,缺乏关键核心技术的产业领域,一方面鼓励自主创新研发,另一方面鼓励企业“走出去”,通过并购等获得国外先进技术,从价值链中低端逐步迈向中高端;对于钢铁、煤炭等过剩行业,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体要求,去产能同时不断提高科技含量,全面对标国际先进水平。
加大技术创新政策协调力度,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这几年国家出台了很多助推产业转型升级、迈向国际价值链中高端的政策,涉及到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放管服”、制造业强国、服务业创新发展、国际产能合作等众多方面,形成了一系列政策框架,有两点需要特别强调。
一是系统性推进技术创新工作,既要纵向看创新发展,又要横向看。技术创新对于提升产业尤其是缺乏关键技术产业的层次来说至关重要,我国产业能否迈向中高端,关键在于创新。从纵向链条来看,按照上下游关系,创新涉及到基础理论研究、应用基础技术研究、产品研发、市场推广等各个层面,一般来说上游的创新为下游提供基础,下游的创新也能刺激上游的研究;横向来看,涉及到政府推动、科研、风投、金融、人才、产权保护等各个方面,往往相互作用共同影响创新发展。应该统一考量,系统推进创新工作。
首先,创新是个有机的系统,纵向来看互相影响,横向来看共同起作用。如果割裂来看,会使关于创新的政策定位不准确或者效果不显著,不利于精准施策。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比如,当前我国高精尖技术较为欠缺,割裂来看,原因在于人才不到位、风投资金支持力度不够;如将各环节统筹考虑,深层次原因是企业过于投机、基础领域研究的风投退出机制不完备等;再深层次原因就是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到位导致企业创新积极性不高等。其次,目前创新方面的政策太多,无法形成合力,须针对创新发展中的基础理论、相关应用研究、产品研发及产学研等统筹安排,重点安排资金于整个创新系统中较为薄弱的环节,比如基础研究一直是我国的短板,2015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为716.1亿元,占R·D的比例刚到5%,而美国等发达国家接近20%,对于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中国来说,这有一定的启示。最后,需要加强不同环节、不同领域的政策间协调,比如有时金融系统对于政府鼓励的创新政策态度消极,基础研究的成果转化仍存在障碍等,这都是创新政策不协调导致的。
二是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对外开放向纵深发展。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引进来容易理解,理论和实践都已经证明,通过引入资本和技术外溢,能够显著提高我国产业技术水平,进而提升在国际价值链的层次。“走出去”主要是境外投资、兼并收购两种方式,有利于获取境外市场、技术以及化解国内产能过剩,存在一个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也能提升国际价值链层次,而“一带一路”建设无疑对于我国“走出去”战略是一个重大机遇。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高 珂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