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好听-喜听-玄听 古典音乐欣赏的三重境界
文 / 乐迪
我们现在说的古典音乐,特指欧洲古典音乐,这是外国的文化,大多数中国人不喜欢听,说听不懂,这是十分正常的。比方说,让小孩子背唐诗,虽然是我们老祖宗自己的东西,可小孩子同样也不能全面理解其中的意义。背唐诗对小孩子提高文学修养非常重要,很多家长的选择是,孩子即使现在不懂也要背。
古典音乐也一样,古典音乐是一个非常有文化高度、有价值的艺术品,它是比较复杂的音乐,很有科学规律的音乐,表现力极强的音乐,具有很高艺术欣赏价值的音乐。它对我们一生的成长有着非同一般的正面意义,所以即使目前听不懂,也可以尝试学会欣赏。一旦听上了,就会一辈子喜欢,不能分离。有很多音乐家说,学会欣赏古典音乐,别的不说,就说这人生就会比较快乐,比较看得开,即使遇到生活的挫折,借助古典音乐的感化,也会以积极的姿态趟过去。
欣赏古典音乐,我说的是欣赏,不是去当乐手,也不是到音乐学院读书,我们就当个爱好者、爱乐人,大致都会经历由感性到理性的三个欣赏阶段。我总结为:好听——喜听——玄听,三个阶段。
“好听”层面
音乐是情绪艺术,它首先能刺激听感,使人愉悦。觉得古典音乐好听,那么你就是一个爱乐人了。好听是什么,就是你能感到旋律的优美、节奏的明快、变化的多姿、音色的绚烂。为什么有人会觉得古典音乐听不懂,就是TA在旋律、节奏、音色等音乐要素的感受上,还没有入门,没有找到钥匙。
我们可以配一把钥匙,让还没有入门的朋友打开欣赏古典音乐的第一扇大门。这把钥匙就是一些旋律非常动听、节奏变化不是太强烈、音色比较贴耳的经典作品,把它们选为入门的进阶,使听者先产生强烈的音乐愉悦感受。
我觉得莫扎特的协奏曲,和柴可夫斯基的协奏曲及芭蕾舞音乐,是可以十分恰当地作为这把钥匙的。前者较适合未成年人,后者较适合成年人,但也并不绝对。
莫扎特《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K622,第二乐章
莫扎特的《第一圆号协奏曲》K412、《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K622、《长笛竖琴协奏曲》K299等,旋律都十分优美,情绪都非常阳光,就是涉世未深的小孩子,情绪也很容易与之同步。旋律大师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睡美人》等芭蕾舞曲,老少皆宜。而老柴的《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Op.23、《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Op.35等,其旋律和节奏,非常能融入有一定社会阅历人的情绪经验中,从而产生好听的感受。
圆舞曲,选自柴可夫斯基芭蕾舞音乐《睡美人》
如果觉得音乐好听,那就会经常去听,去拓展自己聆听的曲目,就是一个爱乐人。
其实觉得古典音乐“好听”,不仅仅是旋律入耳,本质是情绪合拍。即欣赏者的情绪与音乐表达契合了。这里要说明的是,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不同,古典音乐并没有规定的情绪反应,没有哪种情绪反应是对的,哪种是错的。只要自己觉得情绪和音乐吻合了,自己觉得好听了,就是正确的姿态。
绝大多数刚入门的爱好音乐的文艺青年,就是在音乐“好听”这个层面来回徜徉的。他们由衷地觉得古典音乐很好听,自己很喜欢,能抒发内心的情怀。他们有空了,就会上网搜音乐,或者去买唱片,接触到的作曲家和作品越来越多。这就够了,一辈子停留在“好听”层面也已经很行了,就是一个爱音乐的人,一个对古典音乐有兴趣的人。
喜听”层面
这是在音乐“好听”层面站稳后,升华成的另一个层面,说“喜听”不一定确切,就是一个我杜撰的名词。
喜听就是喜欢听,听音乐是一个业余爱好,比兴趣要来得更花精力。业余爱好是把业余的精力消耗在某一件事情上的活动,需要一点钱、时间和感情。在这一层面的音乐爱好者,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是,在聆听大量古典音乐节目的同时,买了许多关于古典音乐的书,浏览了很多古典音乐的网站和App,试图使自己成为古典音乐的内行。经常买票听音乐会现场,跟随大师、名团的演奏踪迹,也出现在这一阶段中。
这一阶段的爱乐人会追踪到巴赫和巴洛克音乐,也会尝试去听好像并不怎么“好听”的瓦格纳歌剧音乐、马勒的交响曲和斯特拉文斯基的现代主义音乐。他们已经基本了解了古典音乐和古典主义音乐的区别,对欧洲音乐从古典主义发展到浪漫主义,再到现代主义的细节进程,对其中的代表人物和著名作品都有涉猎。
到了这个阶段,肖邦、李斯特、德彪西这些作曲家的作品,都是他们的最爱。整日想听音乐,个人的喜怒哀乐都能在不同的作品中得到消解,对作曲家的生平轶事娓娓道来,对作品产生的年代和意义,大都能说出一点来。
肖邦f小调夜曲,作品55号第1首
一个音乐爱好者发展到了“喜听”阶段,基本已修成正果,他们已经是社会音乐文化的主力,是音乐会的拥趸,是音乐创作、演奏界的知音。
“玄听”层面
“玄听”这个词也是我生造的,玄者,指有规律的无穷变化,很远,看不到结果。就是听音乐已经找到了规律,对变化习以为常,并无止境。这个层面的爱乐人已经进入化境,俗称“骨灰级”。
在这个层面,爱乐人已经掌握了一定的乐理知识,对和声、曲式、演奏技巧都有涉猎,能理性对待音乐作品了,能发表乐评,口头的或书面的。对作曲家和作品已经不是“乞丐吃死蟹,只只好”了。他们能分析作品的优劣得失,对演奏也是,比较苛刻,即使名家,也知道今天TA错了些什么。
这个层面爱乐人的显著特征是,不是什么音乐会都听,也不是什么唱片都买,只喜欢自己认定的那些东西,聆听面开始收窄,评论锐利无比,常常出言不逊,而且对陌生的作曲家和作品都有涉猎,对角角落落的演奏家和乐团都会关注。
到了玄听层面,聆听音乐的角度和目的都会有一些改变,聆听音乐的结果也不一定愉悦,或者TA每次听同一个作品或演奏,都有不同的结论得出。这种人,可以称为“古典音乐欣赏艺术家”,听音乐变成了鉴别活动,有时会越听越痛苦,进入了不断自我否定的哲学境界。他们的音乐欣赏时间逐步减少,想返回“喜听”层面,可惜回不去了。很多音乐专业出身的人,一开始听音乐就进入了“玄听”界面,听音乐的愉悦感其实并不多。
结语
爱乐人都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玄听者“,但最好的趣味和体验其实在”喜听“层面。
欣赏古典音乐的这三重境界并无高下之分,和年龄、性别、职业、国籍、教育背景无直接关系,只是理性程度的差别。作为艺术爱好的追求,感性的趣味是最好的,理性成分越强,游戏性就越弱,体验会变差。
需要说清楚的是,演奏音乐和欣赏音乐根本就不是一回事,会乐器的人不一定是爱乐人,不一定喜欢听音乐。演奏乐器的人如果没有从音乐中感到愉悦,他同样进不了这三层地界。
【完】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