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张骞爻
今年1月份,大连国际完成重大资产重组并于2月份更名为中广核技。至此,中国非动力核技术应用第一股正式登陆资本市场。
中广核技董事长兼总经理张剑锋接受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近年来发展速度极快,也见证了中国核技术应用产业的高速发展。未来,中广核技将继续推动中国核技术应用领域的产业化发展,努力成为产业发展的“加速器”。
培育2万亿蓝海市场
从GDP比例来看,我国核技术产业生产总值占GDP的比重不足0.5%,对标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1.7%~3.7%的比例,将有两万亿的发展空间。而两万亿的市场空间,则由若干个细分市场累积而成。
张剑锋介绍,改性高新材料市场空间将近2000亿元,核医学也是以数百亿元来计算。传统工业加速器虽然市场空间不是特别大,但它可以引领行业进入全新应用领域,其中有多个领域的市场空间都不亚于改性高新材料和核医学。
“核技术应用领域非常多,不同领域的产业化时间和产业化程度并不一样。”张剑锋表示,多年来,中广核技致力于推动中国核技术应用领域的产业化工作,努力成为产业发展的“加速器”。
以轮胎预硫化为例。“国外大型轮胎厂很多都已采用加速器辐射预硫化的技术,但在国内几乎没有。”张剑锋介绍,中广核技已经取得轮胎预硫化领域的实质性突破,目前正在积极考虑用不同的商业模式来延伸上下游环节,实现产业化。
工业废水处理对很多国家都是一个严峻挑战。目前,中广核技建设运营的位于浙江金华的中国首个电子束辐照处理工业废水示范工程,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电子束辐照处理废水产业化的项目。
张剑锋表示,核技术应用正逐渐渗透到经济社会的更多领域,随着每一个新应用的产业化突破和市场积累,最终将使我国核技术产业逐步向两万亿元的市场目标迈进。
打造核技术应用产业链
围绕核技术应用领域,外延式并购核技术应用细分领域的领先企业,再以资源整合的方式,打通产业链各个环节,上下游协同发展,最终转化为内生发展力量,是中广核技目前的主要发展模式。
张剑锋表示,“在并购标的的选择上,我们主要瞄准市场化程度高的领域,选择其中潜力好、发展空间大、利润前景好,在该细分市场中领先的优质企业实施收购,继而达到对细分市场的绝对优势。”
“一连串的收购使原来在各个细分领域领先的企业,集中到中广核技旗下,最终形成统一高效的行业高端产业链。”张剑锋向记者举例,大型军用船舶所用的电线电缆是要求最高的,其使用的辐照交联电缆料现在由中广核技旗下位于雄安新区的河北中联公司生产,加工成电缆半成品后,又运到同属中广核技旗下的常州金沃公司进行辐照交联,提高电缆的各种性能。而辐照交联用的工业电子加速器,现在中国约2/3的市场为中广核技所占有。
按照中广核技的发展构思,高端产业链布局完成之后,公司将着力打造中国领先的核技术应用产业发展平台,使各个企业共享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共享科研力量,将优质产品快速推向市场,加速实现细分领域产业化。
“中广核技在自身获得稳定发展的同时,也将反哺行业成长,带领行业完成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的产业升级。”张剑锋表示。
混改激活创造力
张剑锋介绍,传统的国企实力雄厚,资源强大,但在市场化机制上不如民企灵活高效。反之,民企在市场化机制上有优势,但是资金实力和资源获取上则有明显短板。
张剑锋认为,正是因为民企和国企这种二元化的结构以及各自存在的不足,导致核技术应用中诸多在国外应用的新领域,在中国迟迟没有得到大规模应用。
有没有这样一种模式,能够将两者整合,互为补充,互为借力,实现共同的大发展?
“‘央企资源+民企活力’的混改模式可实现共赢。”在张剑锋看来,中广核技的核心逻辑就是通过混合所有制的模式,将国企的资源优势和民企的市场化优势结合起来,克服单纯国企和单纯民企的不足,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活力。
张剑锋分析,中国核技术应用产业之所以落后于发达国家,一方面是民企没有实力去负担研发、市场推广和产业化等成本,另一方面民企也担心“为他人做嫁衣”,没有动力去推动新应用的发展。
比如,轮胎预硫化这项技术在国际上已经很成熟,技术风险可控,且经济性、先进性也具有优势,但中国过去一直没有启动,直到中广核技整合相关资源,攻克技术难关,情况才开始改观。
此外,张剑锋向记者介绍,原来国内工业加速器领域主要有3家企业,如今两家在中广核技旗下,分别是中广核达胜及中科海维。在收购之前,它们因产品类型部分重叠会有价格竞争,在被收购之后,两家公司在一年半之内实现完全整合,业务协同,市场份额稳步提升。
“三兄弟各自拿起一根筷子,一下子就将它折断了。后来,他们接过一捆筷子,谁都折不断。”面对记者的提问,张剑锋用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说出了央企与民企协同发展、形成合力的见解。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