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探访中国易地扶贫搬迁户
孟成庭夫妻俩在新家门口合影。刘鹏 摄
(砥砺奋进的五年)探访中国易地扶贫搬迁户
中新社贵阳6月12日电 题:探访中国易地扶贫搬迁户
凌晨4点,贵州省黔西南州普安县易地扶贫搬迁户孟成庭和妻子已经开始了新的一天,蒸制糯米、自制豆浆、烹制辣椒、花生……两个小时的忙碌后,夫妻俩用小推车把糯米饭运到小区门口旁的固定摊位上。
“老孟,来一碗5元钱的糯米饭。”“豆浆也需要哈。”孟成庭的顾客包括小区里的搬迁户,修建搬迁安置房的务工人员,以及入驻企业的员工。
孟成庭告诉记者,下午他就离开摊位到附近的工地做临时工,妻子则继续售卖饮料。每天夫妻俩能有300元人民币左右的收入。
茶源小镇是贵州易地搬迁扶贫项目中的一个,目前已搬迁入住416户近2000人。除居民区、商业区还配套有幼儿园、小学、中学、布依非遗文化博物馆、民俗演艺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
孟成庭和妻子原是贵州普安县下山村人,人多地少加上山村自然条件恶劣,搬出山村之前常年外出打工。2016年孟成庭家被纳入易地扶贫搬迁对象,在普安县扶贫搬迁安置点茶源小镇纳茶小区,一家7口分到了两套新房,四个孩子也在附近的新学校就学。
现在,孟成庭计划着“租一个门面,做大糯米饭生意”。
在贞丰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者相镇土布小镇里,布依妇女正在纺线。刘鹏 摄
在距离孟成庭家120多公里外的贵州贞丰县者相镇土布小镇,布依族妇女饶大芬正在纺线织布。
她灵巧的双手在织布机上穿梭,半小时后,一块长宽各1米且纹理精致的布依土布就制好了。“我们以前在深山里编织土布都是用来给自己做衣服,现在是给企业织布,每天固定有100元左右的工资。”
2016年,原住在大山深处的饶大芬在政府引导下搬迁进了土布小镇,现在已成为小镇上一家民族文化旅游扶贫公司员工。
土布小镇是贞丰县易地扶贫搬迁的安置点,该县把搬迁到小镇的织娘、绣娘组织起来,成立“巾帼示范基地”,同时对编织好的土布由文化企业进行升级打造,提升品牌,对外销售。
目前,土布小镇的刺绣、民族服饰及饰品已和全国200多家知名百货商场达成合作协议。布依绣娘们的编织技巧、民族手艺,在新乡土上得以继续传承。
漫步土布小镇,一幢幢四合小院建筑风格的新房整齐排列,绿化带、小花园、红灯笼把小镇社区装扮得温馨而美丽。老人们在家门口休憩,孩子们则在一旁玩耍、奔跑……
易地扶贫搬迁是中国脱贫攻坚战的一个重要手段。2016年,中国官方明确计划搬迁的贫困人口达249万。与孟成庭、饶大芬一样,他们都告别“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故土,在新的乡土上开启新生活。来源中新社)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