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5月4日电 (记者 王恩博)在中国,以往被认为“嫌贫爱富”的金融如今正变得越来越“接地气”。
“普惠金融事关发展和公平,有利于促进创业创新和就业。”3日召开的中国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动大中型商业银行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聚焦小微企业和“三农”等提升服务能力。会议指出,此举可以提高金融服务覆盖率和可得性,为实体经济提供有效支持,防止脱实向虚。
“普惠金融是立足机会平等要求和商业可持续原则,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服务。”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主任王擎告诉中新社记者,它致力于让所有企业和家庭都有平等获得金融的权利,金融机构也可以向市场所有群体,尤其是弱势群体提供金融服务。
然而,中国当前的金融服务体系还难称普惠。一方面,小微企业和“三农”领域仍有巨大金融需求未得到有效满足,多样化金融需求与相对单一的金融供给间矛盾突出;另一方面,普惠金融服务对象情况复杂,风险程度差异较大,金融机构的信贷资本管理、风险容忍度、考评机制等管理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
在这种情况下,针对普惠金融的“事业部改革”应运而生。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鼓励大中型商业银行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国有大型银行要率先做到。这一改革的核心便在于完善体制,设立专门人员和资源处理普惠金融业务,并实行差别化考核评价办法和支持政策。
事实上,中国在此方面已有所实践。2008年以来,中国农业银行持续推进三农金融事业部制改革;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亦于2016年9月建立三农金融事业部,截至去年末该行累计发放小额贷款1.28万亿元人民币,服务农户近1000万人。
邮储银行副行长、三农金融事业部总裁邵智宝分析说,此举使得金融服务“三农”更高效、更快捷。例如,该行在三农金融事业部内建立了一套垂直的“三农”贷款审查审批体系,并在有条件的地区适度下沉审查审批权限至县域机构,从而使贷款审批效率更高、放款更快,更贴近“三农”业务特性。
对于普惠金融事业部建设的日程表,官方此次明确大型商业银行2017年内要完成普惠金融事业部设立,成为发展普惠金融的骨干力量。按照商业可持续原则,采取专门的信贷评审、风险管理、资源保障、绩效考核等机制,下放信贷审批权限,实行专业化经营管理。
目前,中国各大银行已纷纷着手开始进行“事业部改革”。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已先后成立普惠金融事业部;中国银行则将以中银富登村镇银行为基础整合业务,尽快完成相关工作。
在政策支持方面,会议明确,将发挥财政担保体系对发展普惠金融的支持作用,合理提高小微企业、“三农”、扶贫等业务不良贷款容忍度,对普惠金融业务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可在货币信贷政策方面给予一定激励,支持商业银行完善服务网络。
“要发挥政府的作用,但也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对此,王擎提醒,就普惠金融而言,政府应建平台、优环境、强监管、造声势、促创新,更多在加强保障和完善制度上下功夫,尽量较少直接介入金融交易活动,尤其谨慎使用担保和补贴等手段。(完)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