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先建成小康社会能否实现,一个关键指标是近1.8万贫困人口能够走出“锅底”,对于二线发达城市青岛来说,这项挑战难度很大。
“按照国家标准,脱贫的人均可支配收入2855元,一天接近8块钱,而青岛要涨到12块钱,这是挑战。此外,要吃好、穿好,教育、医疗、住房和养老,四个保障一个也不能少,这也是挑战。”8月18日,在青岛市扶贫开发现场交流会上,青岛市委副秘书长、青岛市扶贫办主任陈月敏向900多万青岛市民立下“军令状”:从6月份到年底,青岛市接近1.8万贫困人口要全部脱贫。
半年内让1.8万人脱贫,该咋干?陈月敏说,青岛市有“秘密武器”。
贫困户兰传纲身体较弱,永和制衣根据其实际情况,安排从事服装裁剪等轻体力劳动,兰传纲妻子从事缝纫加工,两口子不但学到了一技之长,还使家庭月收入达到2500元以上,实现了年底脱贫。
陈月敏认为,扶贫要先扶智,帮助困难家庭强化培训,不但可以拔“穷根”,还可以开“富源”。在青岛,各区市通过“技能培训田间课堂”“培训大篷车下乡”等“短平快”的培训形式,对贫困人口开展实用技能培训。
即墨市贫困户王志远有种植桃树意愿,但苦于没有技术和资金,在扶贫办的牵线下,一汽集团帮他种上500棵桃树,并联系青岛市农业局果树专家进行定期指导。目前,王志远桃树种植园中的永莲蜜桃占地达6亩,预计实现年创收4万元。
通过“企业+贫困户”“企业+贫困村”等模式,青岛市鼓励民营企业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对接,实行“个人定制”、点对点扶贫,逐人逐户精准脱贫。
平度市仁兆镇成立庄户学院,改变以往单纯把专家教授“请进来”的模式,从合作社、种植大户、蔬菜购销大户、蔬菜加工企业等选出有一线操作经验的能人,分门别类建立师资库,干什么学什么。61岁的村民王贵仁家里6亩地,主要种植大姜、芋头、大蒜等,参加庄户学院培训以后学到了大姜小拱棚种植,增加了收入5千元左右,现在已经成为庄户学院的骨干,经常在里面现身说法,传授经验。
无论是致富大户还是龙头企业都是田间的“意见领袖”,对贫困户影响深远。青岛有国家和省级农业龙头企业等农业企业2700多家,在“企业+贫困户”的模式下,贫困户深入到各个产业中既赚了钱,也学习了“致富本领”,形成了蔬菜、果品、花生、生猪、肉兔、粉条、海产品等产业链扶贫模式。
胶州市洋河镇有两个贫困村,手握土地却迟迟找不到致富门路。在政府协调下,合作社、农业企业等经营主体把贫困户土地“溢价”流转过来,贫困户收取流转费用。另外,合作社优先安排贫困人口务工,贫困户瞬间变身拿绩效工资的“合同工人”,每年可实现务工收入2万元左右。
“授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陈月敏说,青岛市坚持一村一策、一户一法,在政府“输血”兜底保障的基础上,不断增强产业“造血”能力,探索出了具有青岛特色的脱贫路。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全市17973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已全部落实了脱贫措施。其中,12310人通过产业发展脱贫,1217人通过培训转移就业脱贫,2320人依托兜底保障脱贫,2096人通过社会救助等其他途径脱贫。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