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顺利召开以来,一系列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举措正迅速落地。同时,中央和地方支持平台经济、鼓励民营经济的政策也陆续出台。港股市场持续回暖,IPO融资活动显著复苏。在多重积极因素的共振下,2022年取得北京“专精特新”企业称号并将连续四年盈利的嘀嗒出行,于2023年2月20日提交赴港IPO申请,重启IPO进程,中金、海通国际及野村国际为联席保荐人。
根据上市申请资料,2020年、2021年和2022年前9个月,嘀嗒出行调整后净利润分别为3.433亿元、2.380亿元和0.654亿元。这意味着,虽然近3年持续受疫情影响,但自2019年首次盈利的嘀嗒出行,将实现连续四年盈利,充分体现平台“自我造血”能力。
据悉,嘀嗒出行是中国领先的技术驱动的出行平台,是旨在通过“挖潜增效”的战略创造更多运输能力,同时减少对环境影响的“另一种出行方式”,其业务基因与ESG理念一脉相承。嘀嗒出行通过顺风车业务减少上路行驶的私家车空座,通过智慧出租车对扬招场景数字化,来提高现有运力及效能,改善每个人的出行体验,最终为中国出行生态系统赋能。
政策加力平台经济,挖潜增效助力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
伴随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一代数字技术的成熟应用,我国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程度不断提升,并正在从消费领域逐步扩大至生产领域,极大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特别强调,“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2022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建设美丽中国。”紧随其后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也明确强调,“支持平台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成立八年多来,嘀嗒出行始终坚持挖潜增效不添堵的战略路径,在不增加额外车辆前提下创造更大运输效能,通过互助出行与商业出行相结合,固定供给与弹性供给相结合,来助力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同时,嘀嗒出行在顺风车和出租车领域垂直深耕,通过科技赋能和模式创新,以数实融合协同推进服务提质、行业增效。
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微观经济基础,以嘀嗒出行为代表的“专精特新”企业也迎来更多外部机遇。2021年,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正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在细分领域深耕细作的企业,将迎来更多政策和服务支持。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共享出行首席专家尹志芳博士指出,“顺风车是解决交通拥堵综合治理、促进城市交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方式,同时也因显著的绿色减碳优势,能够实现与社会、资源、环境和谐发展。近几年,在行业治理和全方位安全保障机制不断完善的基础上,顺风车市场进入了规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连续四年盈利,展现强大自我造血能力和战略定力
在过去的发展中,嘀嗒出行展现了良好自我的造血能力和稳健可持续的发展能力。作为出行信息的整合服务商,嘀嗒出行的商业模型始终是轻资产的业务模式,以安全和技术驱动其服务体验,以品质获得用户认可。其不依赖大量资本投资或流量购买,不拥有或租赁车队车辆,不承担任何汽车拥有成本,也不需要向私家车主和出租车司机提供大量补贴。这种轻资产商业模式,使嘀嗒以最小的增量成本来快速扩大业务规模,实现高于行业水平的单位经济性和运营杠杆率。
上市申请资料显示,疫情之下的2020年、2021年和2022年前9个月,嘀嗒出行顺风车交易总额分别约为81亿元、78亿元和46亿元,全部营业收入分别为7.542亿元、7.806亿元和4.283亿元,调整后净利润分别为3.433亿元、2.380亿元和0.654亿元。这意味着,根据调整后的净利润,嘀嗒出行在2022年前9个月仍保持盈利。
持续近四年盈利的背后,是嘀嗒出行坚持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双赢,践行合规发展下的长期主义,围绕大众出行的现实需求,聚焦“真的顺风车”和“智慧出租车”两大业务,不断进行精细化运营的战略定力和深厚功力。
嘀嗒出行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大数据分析等领域的持续投入,创造性地提升了出行体验、服务质量和出行效率。上市申请资料显示,2020年、2021年和2022年前9个月,嘀嗒出行研发费用持续增加,分别为4734.6万元,6007.1万元和6151.4万元,占营收的比重分别为6.3%、7.7%和14.4%。
在国内经济回暖、消费复苏的大环境下,嘀嗒出行凭借深厚的业务基础,迅速显现了蓬勃的发展势头。招股书显示,2023年春节假期前后两周时间在内的30天期间,按嘀嗒出行促成的顺风车搭乘次数计,嘀嗒顺风车业务已恢复至COVID-19疫情前的水平。很多嘀嗒顺风车车主表示,“之前我需要等待看是否有顺路订单,现在很多顺路乘客会主动给我发邀请。”
招股书显示,此次IPO募资拟重点用于以下方面:提升技术能力及升级安全机制;扩大用户群并加强营销及推广计划;增强变现能力;在中国出行市场价值链中选择性地寻求战略联盟及投资收购机会等。可以看到,嘀嗒出行将进一步夯实两大业务的底层基础,以促进公司的蓬勃健康可持续发展。
锚定“真的顺风车+智慧出租车”,科技赋能移动出行行业提质增效
根据Famp;S报告,中国四轮出行市场由出租车扬招、出租车网约、网约车及顺风车组成,2021年的订单总数分别约为144亿、18亿、102亿和3亿。这意味着,嘀嗒出行所处的业务领域占据中国四轮出行市场超六成份额。
其中,顺风车市场将成为增长最快的细分市场,复合年增长率为28.0%。出租车市场在中国四轮出行市场所占份额最大,但扬招业务占比高达89.8%,扬招场景数字化仍处于早期阶段。
上市申请资料显示,截至2022年9月30日,嘀嗒顺风车在全国366个城市开通服务,认证顺风车车主达1240万名。同时,嘀嗒出租车业务全国开通86个城市,并与西安、成都、广州、十堰、济南、齐齐哈尔、南宁、沧州、荆州、贵阳及郑州等53个城市推进“三化”战略合作。
嘀嗒出行通过研发投入持续夯实基建能力,创新提升了用户出行体验效率。嘀嗒顺风车从车主认证审核效率、接单体验、乘客下单及搭乘体验效率、车乘沟通效率等方面,都进行持续升级,给车主乘客带来诸多焕新体验。根据Famp;S报告,嘀嗒顺风车应答率一般高于55%,乘车完成率一般高于70%,两者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据报道,2022年上半年,嘀嗒顺风车订单平均应答时长同比缩短10%,顺风车车主整体审核认证时效大幅提速300%。此外,优选合拼、快速匹配、订单搜索列表排序优化等创新,有力提升了车主接单体验。
2019年至今,嘀嗒出行深入贯彻落实全面深化出租车行业改革的决策部署,深入推进出租车“三化”工程,通过“数字化扬招”和“网约化”两个方向发力数字化出租车整个服务链条,从数字交通管理、出租车服务、行业效率三个维度,对传统出租车行业进行赋能,真正将科技创新与解决行业痛点和促增长相结合,以数实融合深度协同实现扬招、网约双向增量发展。
2022年,围绕构建服务内生机制,嘀嗒出租车三化实践收获一系列创新成果,从系统搭建出租车服务管理体系,到司机服务星级评选体系全面升级,从嘀嗒凤凰云平台模块优化和多重升级,到司机权益全面拓展细化,目前已在西安、齐齐哈尔等地深入推进,并获得各地政府主管部门、出租车行业协会、出租汽车公司和司机群体的认可。
据报道,截至2022年8月,出租车智慧码扫码总次数达3.41亿人次,助力三化示范城市出租车服务满意度提升至99.1%。
基于智慧码、出租车智慧出行小程序、嘀嗒凤凰云平台、司机端App的全方位支撑,嘀嗒出租车在创造性提升乘客体验、行业服务水平以及营运管理效率同时,也让出租车行业逐渐展现出一幅高效先进的服务数智新风貌。截至2022年9月30日,嘀嗒出行出租车智慧码累计收到乘客评价约为9850万次;65个城市的798家出租车公司在使用嘀嗒凤凰出租车云平台服务。
同时,在深入结合各地实际基础上,嘀嗒出租车三化体系正向着更加通用化、模块化演进,逐渐形成一整套灵活的解决方案,以满足更多城市的不同需求。
自带浓厚ESG基因,创造可持续发展新动能
随着碳中和战略进一步深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将成为社会和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嘀嗒出行自带浓厚的ESG基因,并将ESG理念与企业发展战略、业务增长深度融合,倡导在“不增加额外车辆”基础上的“挖潜增效”。在“不给城市添堵”的前提下,嘀嗒出行专注打造“真的顺风车+智慧出租车”,旨在满足用户的美好出行需求,并构建“另一种出行方式”。
上市申请资料显示,嘀嗒顺风车专注于在不额外增加道路占用空间的情况下创造新的车辆运输效能。根据Famp;S的报告,2021年,嘀嗒顺风车用户共计减少了100多万吨二氧化碳,这相当于种植了大约140万英亩的森林。
2021年12月,嘀嗒出行参与联合编制的顺风车碳减排团体标准《私人小客车合乘出行项目温室气体减排量评估技术规范》正式发布,以期为行业打造科学严谨的碳减排算法标准。2022年6月,嘀嗒出行与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进顺风车碳普惠落地。
嘀嗒出行在出行碳中和领域的创新实践,不断得到权威认可。2022年8月,由世界经济论坛与奥纬咨询(Oliver Wyman)联合编制的《应对中国气候挑战:为转型提供融资,实现净零未来洞察力报告》正式发布,嘀嗒出行作为唯一出行平台入选为其中案例,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的出行平台在交通出行碳减排方面的创新价值与潜力。2023年1月,嘀嗒出行获得毕马威中国授予的“2022年度最佳ESG创新奖”。
展望未来,嘀嗒出行将深入践行移动出行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新模式,从战略担当、行业建设和文化引领三个方面,推动“真的顺风车”和“智慧出租车”两项创新事业的不断前进。一方面,嘀嗒出行将从体验、服务、运营、管理方面,全方位赋能出租车数字化升级;另一方面,持续推动顺风车行业安全、规范、健康可持续发展,通过顺风出行带动更多民众绿色低碳意识提升,成为助力碳中和新力量。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