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新能源汽车大发展,改变了汽车行业的游戏规则。例如长安旗下的UNI系列,原本是重点车系,但在新能源崛起之后,长安的重点已经变成了深蓝品牌。不过长安并不想放弃UNI系列,而是在推动该系列向新能源转型。
近日,长安UNI系列全新车型长安UNI-Z开启预售,预售价为12.79-13.49万元,作为一款插混版紧凑型SUV,这款车与比亚迪宋PLUS DM-i形成了直接的竞争关系,那么它具备挑战宋PLUS DM-i的实力吗?
哪款车设计感更强?
比亚迪宋PLUS DM-i的强势毋庸置疑,荣耀版车型上市后更是给竞争对手带来了不小的压力,那么长安UNI-Z能否挑战一下呢?
长安UNI-Z和宋PLUS DM-i采用的都是家族化设计语言,不过从整体来看,长安UNI-Z的设计更加个性化一点,辨识度更高,但宋PLUS DM-i毕竟热卖了这么长时间,在品牌影响力上,宋PLUS DM-i还是要略胜一筹,这一点长安UNI-Z还有待提升。
两款车都是紧凑型SUV,长安UNI-Z车身长度为4730mm,轴距则达到了2795mm;而宋PLUS DM-i车身长度为4775mm,但轴距反而只有2765mm。
内饰设计方面,两款车也是两个风格,长安UNI-Z采用的是全触控化设计,省去了绝大多数的物理按键,看上去简洁大气,大尺寸悬浮式中控屏也有比较强的科技感。而宋PLUS DM-i则相对保守一些,保留了一定的物理按键,空调出风口的造型也比较常规。
可以这么说,两款车在设计层面难分伯仲,颜值都超越了同价位的合资燃油车。不过长安UNI-Z的品牌影响力较弱,这可能会影响到一部分消费者的选择。
插混车型对决 哪一款更胜一筹?
比亚迪的超级混动DM-i系统是它能够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的关键,那么同样是插混车型的长安UNI-Z表现怎么样呢?
长安UNI-Z搭载了最大功率为72kW的1.5L发动机,同时还有最大功率为158kW的前置单电机,纯电续航里程为95km,整体的表现还是不错的,既降低了用车成本,同时又避免了续航焦虑。
而宋PLUS DM-i搭载最大功率为81kW的1.5L发动机和最大功率为145kW的前置单电机,纯电续航里程为55km。在续航里程方面,比亚迪宋PLUS DM-i是有明显劣势的,它需要经常加油或者充电,一般情况下不能当作纯电车型来使用。
当然,此处对比的是两款车的入门车型,也就是售价为12.79万元的长安UNI-Z 2024款蓝鲸智电iDD 125km超越型,以及售价为12.98万元的宋PLUS DM-i2024款荣耀版DM-i 71km豪华型,宋PLUS DM-i还有动力更强的版本,但至少在入门车型上,它的动力系统是没有多少竞争力的。
谁的入门车型更强?
长安UNI-Z只有两款新车,这样的车型布置,目的很明确,它瞄准的就是比亚迪宋PLUS DM-i的入门车型,那么在价位差别不大的情况下,哪一款车更值得入手呢?
长安UNI-Z提供了主动刹车、车道偏离预警、疲劳驾驶提醒、哨兵模式、360度全景影像、透明底盘、车道保持辅助、车道居中保持、道路交通标识识别等L2级别的驾驶辅助功能,在同价位车型中是有明显优势的。
宋PLUS DM-i就不一样了,它只提供了简单的定速续航、倒车影像之类的辅助功能,不具备L2级别驾驶辅助功能。比亚迪目前在售的车型,基本上都不擅长智能驾驶,在这种入门车型上更是如此,这是它的一个短板。
在常规配置方面,长安UNI-Z提供了全景天窗、智能语音识别、手势控制、面部识别、前排座椅加热通风、自动空调、后座出风口等配置,整体的表现还是不错的,能够为用户带来不错的用车体验。
相比之下,宋PLUS DM-i在内部配置方面的表现就比较一般了,它的语音识别需要唤醒词才能启动,同时还缺少了面部识别、手势控制、自适应远近光等高端配置。可以这么说,在同等价位下,宋PLUS DM-i的配置并没有优势。
不难看出,长安UNI-Z的入门车型,在整体性能上已经超过了价位差别不大的宋PLUS DM-i,如果用户购车预算比较低,或者说对配置要求并不高,只想代步、省油,那么长安UNI-Z会是比宋PLUS DM-i更好的选择。
但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用户都是这样的追求,在中高配车型上,长安UNI-Z就没有什么优势了,而且愿意多加钱购买更高配置的用户也大有人在。
因此,长安UNI-Z能够给宋PLUS DM-i带来一些竞争压力,但对大多数用户来说,宋PLUS DM-i依然是更好的选择。
比亚迪宋PLUS DM-i可以说是树大根深,而且自身也在不断进化,因此想要超越它并不太容易,但长安UNI-Z也有着比较强的竞争力,已经可以在15万元以下的低端市场与宋PLUS DM-i一争高下。如果你对品牌和高配置并没有多么高的要求,那么长安UNI-Z的入门车型就是一款比较值得入手的车型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