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晚间,农牧饲料行业的禾丰股份和大北农率先披露2022年上半年经营业绩其中,禾丰股份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37.87亿元,同比增长1.0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665.02万元,同比下降81.44%上半年,北农实现营业收入133.93亿元,同比下降12.2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5.11亿元
虽然两家公司上半年业绩均同比大幅下滑,但与一季度数据相比,合丰股份二季度经营业绩明显好转,已恢复至历史较好水平此外,《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在2021年的WIND金融终端申万行业分类下,饲料行业有14家公司除去已正式披露半年报的禾丰股份和大北农,截至8月15日,仍有8家公司发布了业绩预告其中,5家公司预披露二季度业绩将较一季度出现减亏,1家公司较一季度扭亏,2家公司二季度业绩较一季度大幅增长有不愿具名的市场人士认为,今年二季度农牧饲料行业公司业绩较一季度出现明显企稳回升迹象,行业拐点已经出现,或有望走出黑暗时刻
禾丰股份第二季度业绩超预期。
禾丰股份相关人士表示,一季度由于下游养殖市场不好,养殖户购买饲料积极性降低,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在多地发生,公司几个主要产销区受到较大影响饲料业务虽然保持盈利,但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下降此外,肉类,家禽和猪在第一季度也出现了亏损
值得注意的是,在一季度亏损1.28亿元后,二季度,伴随着疫情整体形势的好转,社会经济持续复苏,尤其是下游养殖市场出现反弹禾丰股份二季度盈利1.75亿元,不仅弥补了一季度的亏损,也使得公司上半年整体业绩实现盈利合丰股份上述人士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坦言,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
禾丰股份半年报披露的12家主要参股控股公司经营情况显示,除3家从事生猪养殖的公司小幅亏损外,其余9家主营饲料或肉鸡业务的公司上半年均盈利。
饲料业务方面,养殖户采购积极性提高,采购了更多的高端饲料,进一步优化了禾丰股份的饲料产品结构,利润进一步增加在生猪和肉禽方面,二季度生猪和毛鸡价格大幅上涨,尤其是毛鸡价格处于历史较高水平,实现了较好的盈利水平前述市场人士认为,禾丰股份二季度整体经营状况超出预期,公司整体经营逐步好转
此外,市场人士还认为,由于饲料业务一直是禾丰股份的第一主业,公司对于下游养殖景气度的恢复具有一定的后周期逻辑属性,有望享受更长的分红周期。
养殖业高景气时,下游养殖户补栏积极性提高,饲料销量也开始增加当养殖业景气度下降时,意味着种畜快速增长,对饲料的需求也会不断增加在养殖景气度下行的过程中,饲料业务仍将维持一段时间的高景气周期市场人士认为,禾丰股份的长产业链不仅提高了公司的盈利能力,也进一步增强了公司的抗风险能力
行业是否有望走出黑暗时刻。
禾丰股份的业绩变化可能只是行业整体趋势的一个小角落。
记者注意到,2021年生猪市场的快速下滑,让饲料行业企业损失惨重据金融终端统计,2021年一季度至四季度,申万行业2021饲料行业分类下的14家公司整体业绩分别为21.81亿元,5.51亿元,—19.72亿元和—35.48亿元,下滑趋势明显亏损方面,2021年第四季度,2021年上半年积累的利润全部亏损四家公司2021年合计亏损近28亿元
这是由于此轮生猪下行周期中,压力从生猪养殖业传导至饲料行业,饲料行业遭遇大宗原料和生产成本上涨的双重压力IP中国首席经济学家白文熙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22年一季度以来,饲料行业逐季企稳,回升,减亏,主要是生猪价格逐步回升,部分消化了饲料行业原材料涨价压力白文喜认为,从目前来看,猪价继续上涨的动力不足,因此未来这一趋势将进入盘整和小幅波动的状态但饲料行业成本上升对业绩造成的挤压已经大大改善
公开数据显示,14家饲料企业今年一季度净利润合计为—8.63亿元,较2021年四季度大幅下降根据10家已披露中期业绩或业绩预告的公司公布的数据,9家公司二季度业绩将比一季度进一步改善,行业整体呈现向好趋势
第一,这种情况是因为国家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对行业的积极影响,二是国际地缘政治冲突对粮食的影响趋缓,加上粮食出口协议,世界粮价波动对中国饲料实体经济的长期影响有限,三是夏粮丰收,预计秋粮丰收,饲料原料丰富,价格相对稳定,四是疫情影响逐步下降,下游餐饮业快速恢复,带动肉禽蛋奶需求持续增加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食品安全电子商务研究院院长洪涛教授认为,下半年我国将进入肉禽蛋奶消费旺季,行业逐季企稳,回升,减亏趋势明显
总体来看,农牧业利润率横向比较不高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研究员陈嘉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农牧业产业链中,饲料行业的技术迭代相对较慢,行业优势一旦确立,短期内抗周期能力相对较强考虑到饲料行业是农牧业的先行行业指数,其反弹对农牧业有积极影响,这一趋势可能会伴随着下半年整体经济的复苏而得到印证
陈嘉还建议,但这种乐观预期是有条件的,即下半年不发生重大农业风险事件,全球粮食危机,能源危机等风险得到缓解,疫情不会明显复发。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