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江西乡村振兴见闻:农品出“深闺” “新农人”返乡创业
记者 吴鹏泉
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后,中国迈上了乡村振兴的新起点。在农业大省江西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当地农产品“触网”走出“深闺”,成为创业的“新蓝海”,吸引不少“新农人”返乡创业。
农产品“触网”走出“深闺”
盛夏时节,走进江西赣州市会昌县晓龙乡晓村村,一排排蔬菜大棚很是吸人眼球。当地一家农业合作社负责人陈金亮走进大棚,查看贝贝南瓜的长势。
“我们一年要收购600多万斤贝贝南瓜,除了自销渠道,今年还和会昌邮政合作了。”陈金亮称,其合作社已在邮政电商平台上销售了贝贝南瓜7000多单,交易额达22余万元。
随着新型消费的兴起,蓬勃发展的中国农村电商为乡村振兴插上了“翅膀”,“藏在深山人未识”的农产品成为“网红”,搭着互联网的快车驶向更广阔的市场。
素有“江南粮仓”之称的江西自古就是鱼米之乡,特色农产品丰富。如今,农村电商已成为当地农产品销售的重要渠道。
近年来,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江西省分公司(简称“江西邮政”)大力推进实施邮政电商扶贫工程,构建农村电商服务、产业、生态体系,助推农品变商品、商品变网货、网货出精品。
去年受疫情影响,从事腐竹加工行业的江西宜春市樟树市市民徐新华,面对产品难觅销路急得睡不着觉。“后来我们和邮政合作,十个月时间卖出去了40多万元的腐竹,产品卖到了全国各地。”
在蜿蜒的清溪河畔,江西赣州市赣县区一家农业公司负责人邓海洋也曾因农产品滞销而“愁上眉梢”。
“我们主要生产茶树菇,去年在邮政分销平台上线了5款产品,目前共销售茶树菇订单4693份,销售金额36.68万元。”邓海洋如是说。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底,江西邮政累计建成电商扶贫站点657个,对接产业合作社573个,对接培育农产品产业基地114个,累计上线农产品3800余款,实现农产品线上线下销售额5.4亿元。
农产品网络销售成“新农人”创业“新蓝海”
农村电商的快速发展,使不出家门创业成为可能,农产品网络销售更是创业的“新蓝海”。不少“新农人”挖掘农村特色,依靠互联网,优化农产品生产包装销售,取得较好效果。
距离县城60余公里的赣州市宁都县大沽乡,是江西八大油茶基地。因地处大山深处,当地优质农产品不仅卖不上好价钱,也让很多外地民众“无缘尝鲜”。
2014年,由于务工企业不景气,大沽乡垄下村村民姜万宝和妻子刘芳决定返乡创业。“家乡的山茶油、土蜂蜜那么多,我们就想能不能放到网上去卖呀。”姜万宝说。
回乡后,姜万宝夫妇开始自学开网店。2015年,他们搭上了农村电商的快车,成了村里“邮乐购”电商服务站站主,收购村民的山茶油、蜂蜜、葛粉、灵芝、红菇等土特产品,然后通过邮乐网等互联网平台销售。
“我们线上线下累计销售了12多万斤山茶油,销售额达到800余万元。”如今,姜万宝夫妇在电商平台上闯出了一番天地,成为当地颇有名气的“电商达人”。
在赣东北的上饶市玉山县,从农校毕业的陈文标在一家台企工作一段时间后,于2012年返乡创业。“那时候我发现外面农业发展得很好,而家乡的农业还很落后。”
2016年,陈文标成立一家水稻专业合作社,大面积种植水稻销售大米,带动十多户水稻种植大户发展。看好邮政的配送团队、跨区域销售等优势的陈文标还与玉山邮政合作,成为邮政“邮乐购”东津桥村电商服务站站主。
2020年,玉山邮政将该水稻专业合作社打造成为江西邮政“老俵情”品牌供应链合作企业之一,并将合作社的大米优化升级为惠农精品农品“富硒大米”,作为饶品网上行工程“饶品珍馐”系列农产品上线销售。
“邮政帮我们打开了销路,去年我们的大米等农副产品卖到了3000万元。”陈文标对今后的发展充满信心。
江西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涂龙峰表示,农村电商可以让分散小农户与庞大的国内外市场相连接,亦可通过规模化、订单式的需求倒逼农业产业发展升级,带动农民致富增收,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