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春节不太平静,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牵动着14亿中国人的心。1月27日,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发布消息,号召上市公司行动起来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保供应战疫情。截至2月2日,已经有600多家上市公司积极响应,捐资、捐赠调配救援物资,第一时间为疫情防控提供保障,表现出了应有的社会责任担当。其中,上市快递公司及其工作人员也用实际行动,筑起一道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
快递业开通绿色通道
随着疫情的发展,武汉医疗防护物资告急。防疫物资的运输,是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环节。各大上市快递公司积极采取应急响应,继宣布为援助物资开通“绿色通道”后,又开足马力逆行而上。
为响应一线疫情处置需求,从1月24日起,顺丰航空临时增开“深圳—武汉”“杭州—武汉”“北京—武汉”3个流向的货运航班,着力保障包括防护服、护目镜、体温计、医用口罩、手套、抗病毒药品等在内的防疫物资的运输,期间更将飞机运力由载量较小的B757-200替换为B767-300,航线运能随即提升1倍。截至1月29日上午的统计显示,顺丰航空已成功运输驰援武汉的防疫物资约224吨。
此外,1月26日,顺丰速运决定在已开通救援物资免费公益运输通道基础上,另行捐助2000万元人民币用于采购医疗用品、口罩、防护服、消毒液、护目镜等急需的救援物资。
圆通速递(行情600233,诊股)向《证券日报》记者透露,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圆通速递已分别从北京、广州、安徽、江苏、陕西、浙江、山东等省市,将医用物资送至武汉、黄冈、襄阳、红安等县市。据不完全统计,仅1月25日至27日的3天时间里,圆通武汉转运中心已经完成了4000多件、共计12吨疫情救援物资的配送安排,并将物资送到湖北省内12个县市的15家医院。
与此同时,2月2日上午,圆通国际旗下澳洲子公司在当地自购的2.5万件防护服和1.5万件医用口罩(共计550箱、3.6吨),以及德国子公司筹集的4万只医用口罩(1.1吨)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完成了装车,目前正运往圆通上海总部。后续将由圆通上海总部统一分配,通过圆通绿色通道驰援国内疫情较重地区。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研究员马斌认为,保障防疫物资运输和生活基本用品运输应该是目前最紧要的任务。特别是部分城区、农村地区车辆运输遇到各种困难的情况下,上市快递公司作为快递业的佼佼者,相比其他大部分公司更能发挥积极作用。
此外,申通快递(行情002468,诊股)、韵达速递和德邦快递也在官网上纷纷宣布,从1月25日起,开通物流运输特别通道,全力为全国各地驰援武汉等地的疫情防控物资提供公益运输服务。其中,截至1月29日20:00,德邦快递收运救援物资累计超过2400立方,共计481吨物资运输到武汉市,物资主要包括药品、护目镜、手套、医用口罩、通讯医疗设备等。
肩负使命责任
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在疫情面前,上市快递公司肩负起使命责任,积极运输医疗物资,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做出了贡献。
对于上市快递公司全力保障疫情防控相关物资的举动,物流信息互通共享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研究员韩方方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方面,这充分体现出上市快递公司“坚定不移落实好中央决策部署,坚决打赢行业防控疫情阻击战”的大局观,并以实际行动体现出新时期快递服务速响应、高时效、强联动、硬服务的品质和水准;另一方面,充分彰显出新时期上市快递公司资源协同的硬实力。防控疫情物资运输是一项涉及物资信息互通、实物调度、运力匹配、装卸操作、路由安排等环节的系统工程,快递公司在短时间内的快速响应能力,以及对接国内外物资转运能力,恰恰体现出由科技赋能和信息加载增强了上市快递公司应急服务的硬实力;最后,全力保障疫情防控物资运输的管控过程,体现出上市快递公司管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的大幅提升,公司的运营管控向现代化公司治理迈上新台阶。
马斌认为,上市公司是国家经济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往往属于同行业的领先者。在防控疫情、保障民生方面,也发挥着关键作用,充当着保障国民经济和大众生活运转的大动脉。在全国各地认真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部署防控疫情的特殊形势下,上市快递公司调动资源全力保障疫情防控相关物资运输,既体现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也检验了整体业务能力。
韩方方进一步分析认为,上市快递公司以实际行动体现出“服务社会、强企为国”的使命和责任担当,公司的发展离不开国家和人民的信任和依托,快递服务已经成为深植百姓生活的“必需品”,无论是平时寄递或是疫情时应急,快递公司都是值得信赖的服务主体。同时,上市快递公司的担当和社会责任感体现出新时期快递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各家快递公司在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寄递服务需求的同时,练就出运营自信的硬实力和文化自信的软实力,由此共同构筑的快递网络也将成为驱动行业和公司高质量发展的长效动力。“以此行动融入流通方式转型和消费升级的发展潮流,上市快递公司仍将大有所为。”韩方方表示。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