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志愿者积极服务脱贫攻坚
——中国文联二〇二〇年“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掠影
年终岁尾,人们都忙着回家和家人团圆。但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来到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山区,为那里的群众送去欢乐,种下文化,为脱贫攻坚加油鼓劲儿。他们的名字叫文艺志愿者。
“你们来了,过节的味儿就浓了”
贵州榕江是国家级贫困县,也是“红色革命老区”、中国民族文化艺术之乡。独唱、舞蹈、京剧、唢呐、魔术……精彩节目让当地百姓应接不暇。
河北张家口,零下十几摄氏度,书法家们挥毫泼墨,书写“福”字、春联。中国文联、中国书法家协会的志愿者们,不顾冬日的寒风,将带着墨香的祝福,送到父老乡亲的家中,交到他们的手上。
“你们来了,过节的味儿就浓了。”当地群众拿着写满祝福的春联,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们表示,书法名家们冒着严寒来到基层,为大家写春联送福,确实让我们感受到党和政府对基层群众的关怀,也为基层带来了喜庆祥和的新春气息。大家纷纷为此次活动和书法家们的奉献精神点赞。
“献给奋斗者的赞歌”
成都,城市音乐厅内,台下坐着一群“特殊”的观众。他们是成都轨道的建设者。
中国文联、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和中国铁建西南区域总部联合主办的这场晚会,就是献给奋斗者的赞歌。
2019年12月27日,由中国铁建独家投资建设成都地铁5号线一、二期、10号线二期和有轨电车蓉2号线非首开段“三线”101公里正式建成开通,创造了国内轨道交通一次性新增101公里运营里程的新纪录。成都轨道交通也由此正式驶入“300公里时代”。
“今晚的演出有趣极了,在欢笑中一下忘记了疲惫。不管多么苦多么累,看到这座城市因我们的努力而让更多市民受益,这都是值得的,2020年我们还要奋战6号线,我们也一定不负重托,确保让6号线顺利通车。”昆仑集团地铁公司员工李国涛在演出结束后说。
“一针一线绣出幸福”
侗族刺绣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集纺织、印染、刺绣于一体。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在以镇远为背景的第四十二、四十三两回中,对镇远的“苗绵侗绣”大加赞赏。当时的地方官员,就以此为馈赠亲友的贵重礼品。侗族妇女的服装有“无衣不花,无花不绣”之说。2011年,侗族刺绣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受流行服饰影响,如今侗绣也受到很大冲击,手工制作出来的侗绣很费时耗力,当地妇女靠侗绣来补贴生计,所获也十分有限。
在柳州市的清花绣坊,有百名绣娘,每天依旧用古法一针一线绣出美丽图案。其中有一位90后女孩叫覃桂珍,她的母亲、外婆都是绣娘,传到她已经是第五代。
这次,著名苏绣艺术家姚建萍来到清花绣坊,与当地绣娘结对帮扶。在与当地绣娘的交流中,她无意中解决了一项技术难题。
与已经进入产业化生产的苏绣相比,侗绣的技术显得比较古旧,生产效率低。姚建萍发现,侗绣绣娘在刺绣中,左手拿着贴好纹样的侗布,右手进行刺绣,一块15厘米见方的纹样,往往需要一位熟练绣娘工作两三天才能完成。
与侗绣不同,苏绣是将丝绸固定在布绷上,绣娘可以左右手同时开工,效率极高。“让两只手同时动起来,左右开弓,用现代科学技法解放生产力。”姚建萍说。覃桂珍此前在苏州买了一架绣绷,苦于无人教授,一直闲置。这回苏绣大师来到家里,手把手教她用起了绣绷。从未用双手刺绣过的覃桂珍慢慢适应了这种方式:“确实比原来快了,需要的力度也小了。”
“我们既要保留古老侗绣原生态的传统文化符号,还要在技术上革新,跟现代社会和时尚生活接轨,帮他们走向市场,增加收入。一针一线绣出幸福,从而真正帮助一大批少数民族地区妇女走上致富路。”姚建萍说。(记者 郭超)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