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金特会”,朴素陈旧的老城河内也洋气了一把
“金特会”期间的河内 醉翁之意不在酒
中国新闻周刊 文/徐方清
本文首发于总第891期《中国新闻周刊》
一进内排国际机场的入口,便看到一张色彩明亮的金特会海报,比朝美领导人会晤字样更显眼的是:“媒体,欢迎你!”
2019年2月底,因为第二次金特会,越南再次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来自全球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名记者云集越南首都河内。越南官方专为媒体人设立了VIP通道。在我十多年的国际报道生涯里,这样的“优待”还是头一遭。
五年前,同样是来越南,报道马航MH370航班失联事件,在胡志明市新山一国际机场出境时,还被海关强索了约人民币10块钱小费。和那时相比,眼前的河内有些让人恍如隔世。
河内是名副其实的千年古城,从公元11世纪起就成为越南北部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河内市区也叫内城,主要分为紫城、皇城和京城三部分。历史上,皇帝、后妃及其子孙、侍从居住的地方称紫城,环绕紫城的皇城是朝臣、官吏的办事机构所在地,皇城之外的街坊、集市、居民区则称为京城。
河内为这次金特会设计的主题海报为“和平之城”,LOGO为衔着橄榄枝的和平鸽展开彩色的翅膀。对于战乱频发的河内而言,“和平之城”有着特别的意味。历经伴随着朝代更替的大小战事,河内古建筑损毁严重,几乎荡然无存,只剩下一段不足200米的残破城墙,见证着历史风霜。穿行在河内内城的大街小巷,很多有年代感的建筑留给今人的也就是“殖民记忆”了。
如今最有名的“古建筑”就是19世纪80年代建起来的河内大教堂,也叫圣乔瑟夫天主堂,是罗马天主教最早在越南设立的总教区。这是一座仿哥特式建筑,外墙漆成灰色,营造出中古世纪的风格,像欧洲的石造建筑,据说就是以巴黎圣母院为范本而打造的。
金特会国际新闻中心设在越苏友谊文化宫,距离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下榻的河内美利亚酒店仅数百米。这处象征着越南和苏联友谊的建筑建于上世纪80年代,一直是河内举办重要文化和经贸活动的场所。
相较于近一年前举办首次金特会的新加坡,总体而言,越南在硬件和免费“福利”上有后来者居上之势,即便越南的人均GDP其实只有新加坡的1/20都不到。对于总人口不过800多万的河内来说,为了办好这次全球瞩目的会晤,也为了给转型中的老城和国家做最好的营销,它也是拼了。
国际新闻中心免费提供融合东西方口味的自助餐,不过,清爽可口的河内米粉、五彩斑斓的兰姨鼠麴草糯米饼等特色美食摊前,总能排起更长的队伍。
只要持越南外交部颁发的相关采访证件,外国记者可以免费在河内乘坐公交车和双层观光巴士,还可以免费预约出租车——这最后一项“福利”,在我的职业生涯里也是头一次享受。
会晤期间,外国记者可免费乘坐越南全境的火车,免费乘坐越南国内航线,免费享受在会安、富国、芽庄珍珠5星级度假酒店的两晚住宿。只可惜,因为返程时间已经提前定好,我只能羡慕嫉妒领取了上述套餐的国内外同行。
不过,满城飘扬的金特会海报、越朝美三国国旗以及几十块新架起来的大屏幕,遮盖不住河内老城朴素陈旧的面目。即便是金正恩下榻的五星级酒店周边,人行道也是崎岖不平,电线杆歪斜。对于初到越南的人来说,最难适应的还是如何在马达轰鸣的密集摩托车流中找到过马路的缝隙。
金正恩和特朗普在大都会酒店首次会晤时,我从国际新闻中心出来晚了,前往酒店中途遭遇道路封锁,只能从还剑湖绕行。
还剑湖是河内最负盛名的景点。在还剑湖四周,许多重要建筑依湖而建,体现着河内的欧亚文化和历史融会的特色。北边是喧嚣热闹的传统商业区三十六街区;西边邻近“西湖”,名胜汇集,有胡志明陵寝、文庙、一柱塔等;东边有历史博物馆、河内歌剧院等法式殖民建筑,两百米外就是金特会所在的大都会酒店。
半个多世纪的和平岁月,使得这片山水回环之地景致怡人。湖边浓荫如盖,湖水清澈宁静。对着镜头,在长椅上闲坐的几位年轻姑娘羞涩地用手遮住脸庞。大约是听不懂英文,我问她们是否知道一会儿金特会就要在几百米外的地方进行,她们只咯咯地笑。
“最高规格安保”无处不在,不过,以军人和警察为主的安保人员倒没有给人多少紧张感,在职责范围内还尽可能提供着便利。在金正恩车队即将驶抵美利亚酒店的“最敏感时刻”,我看到有安保人员牵着警犬从酒店门口的车上下来,小心翼翼地问对方能否近距离拍警犬,对方答应得非常爽快。不过,对于我提出的采访要求,就笑着摆手婉拒了。
金特会期间的河内,处处透着些“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意味。在金正恩和特朗普先后到达的前一天,外交部副部长黎淮忠、越南国家旅游总局副局长何文超联袂举行了一场记者会,倒是后者的讲话占据了更多时间,着力介绍河内如何精心办会、越南有多美。两位领导人抵达当天,越南信息传媒部、外交部和越南邮政总公司联合举行了一场发布会,主题是发行纪念朝美领导人会晤的特种邮票。国际新闻中心的大屏幕上,更多的时候是在播放着越南的风光片。
虽然河内的免费“福利”几乎做到了全覆盖,但偶尔有些时候我们还得自己掏钱打车。等找零钱的时候,有一半的概率出租车司机会用蹩脚的英文或者用手比划着告诉我们,“零钱不够”。我们也就只好笑笑,匆匆地说声再见,奔向下一站。
《中国新闻周刊》2019年第9期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