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4月1日电 据韩国《中央日报》报道,韩国实施每周52小时工作制度,旨在“通过分享工作岗位”来扩大就业,然而数据显示,韩国就业岗位不增反减。分析认为,在制造业停滞的情况下,此举导致人工成本压力增加,企业对扩大就业岗位表现更加消极。
3月31日,韩国统计厅发布的统计结果显示,今年2月韩国员工人数超过300人的大企业就业总人数为245.9万人,与开始实施每周52小时工作制之前的2018年6月份相比,八个月时间减少了10.6万人。
2018年7月开始实施相关制度后,虽然大企业的就业人数在最初的两个月内似乎有所增加,但此后已经连续五个月呈减少趋势。
韩国政府原计划通过实施一周52小时缩短劳动时间的工作制度增加企业雇用人数。韩国政府认为,只要用法律形式对劳动者的长时间工作作出限制,企业就会雇佣更多员工来填补因为劳动者工作时间缩短造成的空缺。
韩国国会预算政策处2018年3月发布的报告预测,虽然在加班时间减少后劳动者的月薪会平均减少37.7万韩元,但可以催生12.5至16万个新的就业岗位。
统计结果显示,实际结果与韩国政府的预测完全相反。劳动时间虽然减少,但韩国劳动者的月薪却和以前保持一样或有所增加。这导致企业的用人成本压力大幅增加。
韩国雇佣劳动部发表的“私企劳动力调查”结果显示,今年1月正式职员的人均月薪418.5万韩元,同比增加8.6%,临时工和短期工的平均月薪(153.6万韩元)也增加6.3%,而相比之下,每名正式工的工作时间月均减少28.3小时,临时工和短期工的劳动时间则平均减少11.9小时。
报道指出,韩国制造业的停滞也是导致大企业就业人数减少的一大原因。但分析认为,在制造业停滞的情况下,韩国实施一周52小时工作制度,成了阻碍就业人数增加的重大因素。
2018年就已经有民间研究所提出了这一预测。韩国经济研究院在2018年7月的报告中写道,如果不能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实施一周52小时工作制度只会导致就业岗位减少。
该研究所预测,此举将导致今年大企业就业人数减少9.54万人,整体就业人数减少10.29万人。
韩国环境经济研究院在报告中写道,“缩短劳动时间导致加班工资减少,而劳动者要求维持工资水平对企业造成巨大压力,最终导致企业通过提高时薪维持工资水平”,“企业也不会增加雇佣,而是会通过提高产品价格来应对劳动时间缩短的影响”。
调查显示,实施一周52小时工作制可以缩短劳动者的工作时间,有益于大企业劳动者实现“工作和生活的平衡”。但专家们一致认为,如果将这一制度扩大到中小企业,就只会导致就业岗位的减少速度越来越快。
韩国建国大学经济系教授金元植表示,“一周52小时工作制实施的时间恰好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导致人工劳动力被取代的速度加快的时期”,“制度实施后,每小时的人工成本大幅上升,企业用器械取代人工劳动的速度只会越来越快,于是就会导致就业岗位越来越少”。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