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博鳌房地产论坛近日在海南举办,东原地产集团荣获“2018年中国社区发展创新大奖”。迪马股份副董事长兼东原集团董事长罗韶颖女士在论坛中发表主题演讲,复盘当前地产行业形势及迪马股份下的东原地产集团的战略。
罗韶颖表示,唯有坚持在差异化道路上持续不断地创新,才能慢慢成长为具有辨识度的房产企业。
形势复杂,坚持对房地产业不悲观的危机感
在主题为《创新者的窘境、解答和基因》的演讲中,罗韶颖指出,下半年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会前所未有的复杂,政策面或将不断微调,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和变化。根据大的形势发展,分解到房地产行业的政策影响,有很多会超出房地产本身的层面。
因此,她目前对行业的判断是:未来不一定悲观。
早在2年前房地产业普遍乐观之时,罗韶颖就提出了房地产市场处在“熊追人”阶段的概念:在被熊追的过程中,跑得更快的能活下来。她认为,经过“熊扑人”阶段并达到新的供求平衡之后,市场会急剧缩小,将会出现被熊扑倒的企业的惨烈过程。这其中已体现出其对行业的周期性的高度前瞻。
实际上,一直以来正是这种危机感让罗韶颖带领下的东原集团及迪马股份开放、协作的文化深入到骨髓,从而具备“刷新”的条件。在不同的方向上做一些创新和探索,一旦发现某个方向真的能够开花结果,就会加大投入,并将它变成独立的业务线。
在此次演讲中,罗韶颖延续了之前的思路。她指出,先集中精力和能够获取的有限资源,把一个样板做出来,然后把它给到对这个事情意愿度更高的一小部分人,先把这个事跑起来。当有了一定的成绩,能让组织里其他同事看到这个创新真的会为组织创造价值,这个时候再考虑复制、放大或者升级。
东原集团“温室孵化”、“样板带路”战略的概括都来自对地产行业形势的深度研判。因此,公司从城市居民日渐多元化及多层次的需求中不断挖掘和创造独具特色的差异化竞争力,也不断靠近中国新社区运营模式的创新践行者的战略目标。
2017年以来,面对复杂的行业发展格局以及多变的宏观政策形势,迪马股份的房地产开发业务坚持围绕华东、华中及西南等区域经济带核心城市战略布局,提升并购及一二级联动综合能力,加大核心城市精选及纵深发展。
同时,罗韶颖一直相信,在长三角做地产业务最大的挑战是政策调控,公司未来可能需要把精选能力放到一些三四线城市上,这里一些城市会快速发展,成为华东、长三角城市群里的新星。
“但凡是创新,都要面对巨大的不确定性,应该盯住大的方向,你是为了什么创新,这是不能丢的,只要大的方向盯住了,其它的都好办。”罗韶颖表示。
公司文化塑造内外创新的价值实现
迪马股份目前主营业务包括房地产和专用汽车,两大板块“双轮驱动”的业务模式凝聚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罗韶颖近期在接受证券时报采访时表示,迪马股份一开始就是做特种车的,直到2014年是兄弟公司东原地产以资产重组的方式加入迪马股份,变为双主业的状态。东原地产一直以来的战略就是精选有活力和有经济竞争力的城市深耕,通过城市化带来的居民生活方式变迁、消费升级去完成我们的价值实现。
迪马股份下的东原地产集团实现销售额242.8亿,完成全年500亿元目标的48.56%,取得阶段性成果;上半年拿地货值276.5亿,在克尔瑞榜单中排名第32位,土地储备实力更加巩固。对比500亿的目标,可以预料到,2018年年底迪马股份将能够交给市场一份满意的答卷。
迪马股份与东原集团一直用公司文化聚集人才,建立员工归属感、认同感,特别是东原集团近几年创新人才数量呈指数型增长,离不开“扁平化、开放容错、鼓励人才创新”公司文化的支持。在统一的企业文化及衡量标准下,公司建立了健全的体系化岗位素质模型及人才发展路径,并针对各级员工制定了相应的职业规划、培训计划以及晋升方案等。这些为公司发展战略的实现提供重要支撑。
在此基础上,迪马股份还通过深化品质保障体系建设、启动流程制度体系建设以及优化管理方法等专项计划,进一步推动产品实现力与营运效率的全面提升。当前,迪马股份地产板块已经构建“产品+服务+社区”的大产品体系,并致力于提升产品的持续服务能力和用户体验。
在商业地产方面,公司已经把持有物业经营作为公司未来战略发展房地产三大发展业务之一,将逐步挖掘轻资产为主的商业营运模式、打造满足东原物业发展的业务和管理模式,川渝地区的1891时光道、SAC川航大厦等地标性项目就是范例。
实际上,我们从东原集团近年来的创新布局看到,迪马股份并不是刻意跟风一些所谓热门领域,而是一直都在围绕社区运营不断进行创新,“童梦童享”、“友邻友趣”、“原聚场”等社区运营体系已经成为了行业的标杆,公司产品的竞争优势及溢价能力显著,在满足客户丰富生活需求及居家体验的同时,实现产品的超额盈利,未来还将寻找并尝试新的机会。(CIS)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