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是非上市险企披露上一年度报告最后时限,据北京商报记者最新统计,非上市财险公司陆续披露2017年“成绩单”,与业务普遍增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小险企盈利却异常艰难,合计净利润24.96亿元,减少超三成。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商业车险费改纵深推进,竞争不断白热化,不断推高经营成本率,绝大多数中小险企陷入亏损困境。
中小险企盈利艰难
一直以来,财险市场呈现出大部分利润被行业巨头瓜分态势,而车险费改加剧了这一现象。
据北京商报记者统计,截至目前,除了安邦、国泰财险、乐爱金3家公司之外,68家财险公司已经披露了2017年年度报告。在这68家财险公司中,包括有48家中资财险和20家外资财险。具体来看,去年有29家中资、12家外资财险实现盈利,19家中资、8家外资财险出现亏损,合计实现净利润403.43亿元。
在28家实现盈利的中资险企中,净利润超过10亿元的分别有人保、平安、太保、阳光、中华联合、大地6家财险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97.12亿元、133.72亿元、37.42亿元、13.95亿元、12.93亿元、11.79亿元,同比增长8.99%、5.29%、-17.58%、28.1%、46.72%、-5.42%。值得注意的是,国寿财险净利润从上年的净利润超10亿元“第一梯队”跌出,2017年实现净利润8.08亿元,同比减少30.16%。
与上述险企相比,非上市的中小险企盈利则更为艰难。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非上市的中小财险公司合计净利仅为24.96亿元,同比减少30.2%。出现净利下滑的公司占比达到33%。净利润亏损排位靠后的有燕赵财险、国任财险、安心财险、浙商财险,净利润分别为-2.64亿元、-2.7亿元、-2.99亿元、-9.03亿元,同比增长-19.87%、16.91%、309.04%、39%。据悉,亏损近10亿元的浙商财险是因为“踩雷”侨兴私募债。
在外资险企中,盈利水平则较为均衡。其中,盈利排名前三的分别为美亚、中意财产、三井住友,分别实现净利润1.33亿元、1.01亿元、0.66亿元,同比增长30.29%、248.28%、115.47%;垫底的三名外资险企分别为信利保险、利宝互助、富邦财险,分别实现净利润-0.39亿元、-0.98亿元、-1.0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2.4%、-29.92%、-24.2%。
超九成险企车险沦陷
事实上,商业车险费改已酝酿多年,于2015年6月开始试点。目前来看,前两轮商业车险费改以来,大型财险公司与中小型财险公司的市场份额基本保持稳定,因为车险费改对于大型险企而言,客户量大、网点多、服务设备完善是一大优势。
统计数据显示,在可统计的68家财险公司中,有50家财险公司前五大险种披露了机动车辆保险经营情况。具体来看,2017年50家财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9875.12亿元,车险保费收入7331.25亿元,车险保费占原保险保费收入超七成,也就是说大多数财险公司主要经营险种仍为车险“一险独大”。
在50家财险公司中,8家车险承保盈利,共计利润为94.12亿元。其中,人保股份、平安财险、太保财险承保利润排名前三,分别为87.48亿元、40.32亿元、10.14亿元。“三巨头”的车险承保利润合计137.93亿元,利润率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车险利润绝大部分集中在大险企之间。
与此同时,中小险企的日子并不好过,规模越小越难盈利。规模在100亿-600亿元的有国寿财产、大地财产、中华联合、阳光财产、太平保险、天安6家财险公司,车险保费分别为536.9亿元、273.01亿元、239.41亿元、232.62亿元、176.29亿元、118.05亿元,仅有大地财产、阳光财产、太平保险3家公司实现承保盈利,另外3家则承保分别亏损-0.53亿元、-2.59亿元、-2.58亿元。
此外,规模在100亿元以下的41家财险公司中,除了都邦财险、利宝互助两家保险公司车险实现承保盈利,其余39家公司呈现承保亏损的状态。如燕赵财产、国任财险、安盛天平2017年经营的前五大险种就有车险,承保利润分别以-3.13亿元、-3.41亿元、-4.73亿元垫底。
中小险企亟待转型
在前几轮商业车险费改大幕拉开过程中,险企费率下调空间进一步加大,明显扩大了险企的自主定价权,竞争能力较弱、市场份额不大的中小财险公司面临更大的挑战。
中小险企为何盈利如此艰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教授朱俊生分析称:“中小险企在发展初期品牌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客户服务量比较少,一方面是因为车险业务只能来源于中介,盈利空间被严重挤压。另一方面,受制规模效应难以摊薄经营费用等刚性成本支出,面临较大的盈利压力。”
今年3月15日,保监会向业内印发《关于调整部分地区商业车险自主定价范围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四川等七地将首批实行车险三次费改政策,费率折扣从“双65”到“双75”不等。这也意味着费率再次下探,“好车主”的车险保费会进一步降低。对于此举是否会加剧中小险企亏损,朱俊生认为:“如果费用控制较好的话,对于中小险企来讲,可以更低的价格去获取车险业务,也就是通过价格竞争来换取保费。但在价格压下来的同时,争取业务的费用率还像以前那样高,盈利能力肯定会被挤压,这是否会加剧亏损还很难说。”
那么,中小险企将如何摆脱亏损困境?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保险系主任魏丽表示:“中小险企成立时间短,具有创新优势,可以在技术上、营销手段上或是布局上采取一些新的营销方式寻求突围。”
永诚保险就在年报中表示:“预计2018年中国保监会将推行车险的‘三次商改’,中小保险公司的生存环境将更加艰难。不过,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以阿里、腾讯等为代表的科技巨头纷纷加快了向保险行业进军的步伐,传统大型保险公司、新型互联网保险公司也都加大了研发投入,可以预见的是,在保险业务与新技术的融合方面,保险业仍将呈现‘强者恒强’的局面。由此可见,做强主业,实现特色化、专业化经营,是中小保险公司生存和发展的必然方向。”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