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妙清
香港中文大学副校长
尊敬的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
首先感谢中国人民大学能够举办这次非常重要的会议,而且牵头成立我们大学智库联盟。作为世界大学联盟的成员,我想介绍一下香港中文大学在战略研究方面所做的一些工作。其实我们的战略研究工作和“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是紧密相关的。我在介绍当中还想特别强调一下我们香港中文大学在基础设施投资方面对于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一些研究。
我们目前就“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的研究项目,香港中文大学的经验证明了联合的研究能够促进“一带一路”的绿色发展。香港中文大学现在有四大战略研究领域,我们制定了五年研究规划,包括中国研究、跨专业生物医学、信息技术、环境可持续性。这四大战略研究领域,也是基于我们香港中文大学研究优势确定的。而且我们非常强调跨学科和国际合作,能够帮助我们共同应对全球挑战和社会需求,并产生社会和学术影响。
在我们大学内部也有一系列的研究院专门关注环境可持续发展议题。其中一个就是我们的环境能源可持续研究院,这是我们的重点研究领域,香港中文大学也是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联盟的香港中心。杰佛瑞?萨克斯教授之前专门去了香港中文大学,共同见证了我们的成立。我们成立了一个环境可持续研究中心,主要关注我们如何面对变革环境下的挑战,包括生态系统的健康。这个合作研究中心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设计了一些影响的传导机制的研究,从一开始我们就关注这方面的工作。我们把不同研究优势结合起来,汇集成一个平台,共同应对全球挑战。
在我们的战略研究主题当中,其中一个重点就是中国研究,作为中文大学我们有传统的中国研究优势,同时我们注重全球化中的中国发展。全球中国研究项目目前汇集了跨学科的多个项目,我们大学的七个学院也共同参与进来,还汇集了我们香港中文大学12个研究中心的人才。
这样一个全球中国研究项目是一个平台,让我们把不同的研究专长汇集在一起,我们谈到“一带一路”的互联互通,我们也非常注重互联互通,在我们内部也非常注重跨学科跨学院的合作。我们全球中国研究项目主要关注的是以下这些与“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相关的挑战,包括经济机遇和挑战对于能源技术和工业发展能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同时我们还关注人文的发展,包括全球区域合作协调机制,以及环境问题治理方面的重要性。
我们也举办了一系列活动,比如说我们近期举办的国际会议,吸引了来自3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机构参与。下一次会议将于下个月在香港举办,主题和今天会议的主题也非常相关,即“一带一路”倡议与全球可持续性,在这里我也想邀请各位届时参加我们在香港举办的这次会议。
为了能够汇集我们不同研究机构的专长,我们最近刚刚设立了一个大学内部的平台,在这个平台基础上,我们能让各个研究机构,把政策汇集到一起,传达到利益相关方那里。香港中文大学亚太研究中心建立了一个跨学科的平台,这个跨学科平台就是发展跨界和跨学科的合作,进一步增强香港学者和学生在公共政策研究方面的分析能力,也可以向本地研究机构延伸,汇集“一带一路”地区的机构,为本地研究机构提供一些政策,应对全球机遇和本地挑战,传递信息。我们不光自己搞研究,同时我们也把这些研究者的分析报告传播出去,来支持我们的决策。
目前我们有30个核心成员加入了这个研究项目,将大学之间的研究联系起来。我们推出了多元化研究培训和交换机制,和一些世界顶级的智库,包括像中国社科院、世界大学联盟建立了联系。
这些组织的战略研究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有它的关注点。比如说前期我们会关注香港所在的区域,另外我们还会关注环境、可持续、技术发展、以及社会和人口结构变化等等。
下面我重点介绍一下我们在“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方面开展的重要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把不同的主题涵盖在我们的战略研究主题之下。大的主题是环境可持续性发展,其中一个子主题就是地球健康,这个是我们和世界大学联盟的成员单位悉尼大学一起来合作,研究中国的城镇化,以及对于地球环境产生的影响。
这些研究话题包括城镇化、环境、健康城市、移民、人员健康,今天下午我们有两个香港中文大学的同事,将会在平行论坛(二)中具体介绍我们的环境治理研究以及能源和环境政策与战略研究,所以我也想邀请大家届时参与这些主题论坛的讨论,倾听我们同事的分享。
最后我想说的是,香港中文大学也愿意和世界大学联盟的成员一起来推动“一带一路”绿色发展。谢谢。
(本文系张妙清3月24日上午在中国人民大学 “世界大学智库联盟会议”上的即席发言,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核)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