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千年大计 无问西东
央企“强国一代”在雄安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宁迪
再过30多天,雄安新区成立就满一年了。300多天的时间里,这张曾经的白纸,正被晕染上新时代建设者的色彩,而来自央企的年轻人是其中一道靓丽的风景。
雄安新区孵出“央企一条街”
从沈阳到雄安,孙子人的生活坐标一下子南移了800多公里。
这位原中建二局东北分公司的总经济师,去年5月开始担任中建二局雄安分局的副总经理。
中建二局雄安分局位于雄安新区容城县,靠近远近闻名的“央企一条街”。
容城县的奥威路离白洋淀高铁站4公里,站在高铁站台上,放眼望去,能依稀地辨出几家央企牌匾。起初是新成立的雄安新区管委会把办公地点选在了这条路上的奥威大厦。随后,一家家央企的身影开始陆续出现在这条街上。
孙子人记得,去年5月初刚抵达雄安时,有30%左右的央企已经在奥威路上安了“家”。半年后,更多央企进入。奥威路“住”不下了,附近的荣美路渐渐演变为“小央企一条街”,这条600多米长的街道比不上奥威路宽阔,但视觉上却让央企们挨得更紧了些。
容城,有大大小小几千家服装加工厂,一些央企也选在这里落脚,过渡时期一些厂房外有两个牌匾:一个是制衣厂的,一个是央企的。在新与旧的交替中,两种截然不同风格的牌匾挂在一起,成为此刻雄安独有的风景。
中建二局雄安分局位于临近奥威路的津海大街上,在一个占地4800平米的院子里。这里原来也是一家制衣厂,分局租下工厂后,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把四层楼高的工厂简单装修了一下,30多名员工即刻上岗了。
1983年出生的他,已经在建筑业从业12年。过去跑市场的时候,河北是出差常去的地方。但直到雄安新区公布的那一刻,他也没想过自己的未来将和雄安联在一起。来雄安工作的,有的并不知晓公司选中自己的原因,包括孙子人。
刘小召和雄安的缘分,是自己主动争取来的。去年8月,中国电信河北分公司在全省内部进行过一轮招募,够条件、有意向的员工可以申请去支持雄安建设。主动报名的年轻人不少,一些地方的分公司,近一半的定岗员工都向往去雄安。
上世纪80年代看深圳、90年代看浦东、21世纪看雄安。能赶上雄安新区的建设,让当时在中国电信石家庄分公司任职的刘小召看来,“是个特别好的机会”。
没有招募之前,他就已经默默关注雄安的消息。招募公告出来后,刘小召立刻报了名,半个月后,自己的名字连同其余的27人出现在了入选名单上。
初到雄安,孙子人觉得这里比想象中好多了。大城市待久了,待开发的新区反倒让他眼前一亮。“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来到这儿。”
开拓雄安不能坐等业务上门
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带领数十人开展工作,孙子人的心里压力并没有外人想得那么大,此前的职业生涯中,他经历过许多次“从无到有”的事。
2013年中建二局东北分公司成立不久,孙子人在两年间就搭建了商务管理体系,并设计制定了相关制度。2016年,他开始负责市场,梳理了整个市场的组织架构。在他看来,雄安新区的建设也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
在外人眼里,正是因为这些“从无到有”的创造,局领导才决定派孙子人来当副总经理。“首批雄安建设者”是孙子人给自己的定位,来雄安的央企年轻人很多都是80后,平均年龄不超过40岁。
去年11月,雄安新区首个施工项目——雄安市民服务中心,由中海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建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建投资基金管理(北京)有限公司四家组成的联合体中标。
按照要求,中标单位要在原本24.24万平方米的空地上建起一栋栋能承载政务服务、规划展示、企业服务等职能的楼体。结合先进的建造技术和充足的施工人员,施工单位仅用了1000个小时,主体结构就已封顶。
这让当地人一下子感受到了“央企速度”。这种速度在电力和通信行业上同样得到了体现。
国网河北雄安新区供电公司位于三县中占地面积最大的安新县。去年5月,国家电网公司成立了雄安新区供电公司筹备组。按要求,入驻雄安后,筹备组对三县的电力情况进行了勘察研究,以便未来新区总体规划出台后更好地开展电力建设。
从早八时到第二天凌晨,被同事们诙谐的算做一天,分三个班。“晚上七时以后到第二天凌晨是夜班”。谢乃博被调到雄安筹备组的时候,已经在容城工作了一个多月,他比很多人更早熟悉这里的环境。作为供电企业,日常的运作节奏本就不慢,“弦常常是绷着的”,到了雄安之后,谢乃博和同事们明显感觉工作在提速。
撰写会议报告、材料整理是谢乃博所在的综合事务组的日常工作,这些工作性质虽然和电网其他分公司无二,但因雄安公司成立初期,人手有限,一个人便干起了过去几个人的活。
住宿和办公在同一栋楼,宿舍在一楼,办公室分布在二三楼。如果没出去就餐,大部分时间,他们都在一栋楼里上上下下,重复着“两点一栋”的节奏。一天工作下来,大家起身望见的已是雄安的夜景。
谢乃博加过最晚的一次班是到凌晨三四时。国家电网雄安公司所在的办公地原来是公司的会议场所,这些年,都是雄安当地的员工负责运营。雄安公司的办公地址定到这里后,颠覆了过去大家到点上下班的常态。会议多的时候,后勤保障人员也要随时待命。
“这是一个磨合的过程”。几个月后,谢乃博慢慢发现,当地员工已经理解了他们的工作状态。谢乃博的同事王智博在供电服务组,负责市场开拓,来雄安后,最大的感觉是自己从一个“坐商”变成了“游商”,主动性强了。
过去,王智博跑市场的时间比较少,业扩报装等工作基本上都是等客户上门。但现在情况变了。市民服务中心综合能源项目就是他们自己“找来的”。“如果不去主动洽谈,这个项目就争取不到。”雄安的市场很大,更多的时候需要的是企业间的强强联合。
去年,河北省地矿局负责新区的地质勘探,需要报装用电。放在过去,这需要企业到供电营业厅提交报装申请。公司听说之后,派了三四个同事去了解用电需求,现场办公,简化了报装手续。雄安新区供电公司总经理王罡是从上海浦东新区调到雄安的,他在新区工作的经验就是对客户“只说yes不说no”,在这里也这样要求员工。
中国电信雄安分公司员工底宁宁负责雄安新区三个县的政企业务,他到这里5个多月了,每天的主要工作是开着车出去“扫街”,寻找新区刚入驻的企业,开展固话、宽带等业务销售,以及挖潜新兴业务的商机。底宁宁第一笔谈成的是雄县一个小公司每月600元的专线业务,虽然价格不高,但拿下业务的那一刻,底宁宁找回了多年前刚工作时跑市场的那股成就感。
现在底宁宁每个月的业务都有增量,几个月下来,雄安电信已经与新区上百家企业建立了沟通机制。
年轻人赶上了好时候
知识储备不够用,是一些央企年轻人到雄安后最焦虑的事儿。十九大报告提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这就要求建设者要有相当的技术知识储备。
国家电网公司曾披露,要在雄安推动智能电网、车联网、高新科技研发等战略新兴业务的创新发展。“SPV”“DBOT”“飞轮储能”……从业十几年,王智博以前很少听到这些词汇,“如果不抓紧学习,难以适应雄安的发展需要”。
过去,雄安新区三县的通信基础比较薄弱,为了实现5G信号在雄安新区的全覆盖,支撑未来无人驾驶车辆在雄安上路,电信一方面要对雄安新区三个县的基础网络进行优化,一方面要搭建5G基站。
过去,刘小召只管线路规划,到了雄安后,因为要兼顾项目管理工作,“跨专业”成为了一种常态。尽管之前有思想准备,也请教了负责光缆传输、数据方面的同事。但对于5G的应用,刘小召还只停留在理论。“边工作边学习吧”。
刘小召觉得,年轻人在这里主动学习的氛围特别浓厚,在雄安工作更像是创业初期阶段,但在这里“创业”和初次创业,感受不同。
虽然新区建设是从无到有的过程,但公司内部会给雄安团队配备专项支撑,“背后有盾,心里有底。”公司定期会对员工进行培训,还会请合作单位做交流讲解。
雄安新区供电公司每周召开两次“分享汇”,针对电网的前沿技术和管理模式,要求每个人把自己听到学到的内容分享给大家,把个人知识转成集体智慧。公司先后成立了15个专题工作组,针对目前雄安电网规划建设上需要攻克的难题,整合系统内部和外部的资源,开展专题研究。
王智博觉得,自己和27名在雄安的同事只是冲在前面的“作战部队”,后方是整个国家电网公司的资源支撑。国家电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团委书记耿克强很羡慕这些投身雄安建设的年轻人。谁都想见证和参与重大的历史时刻,“他们赶上了‘开疆辟土’的好时候”。
“雄安”成了他们生活的关键词
谢乃博说,刚来的时候,对雄安的好奇和初到这里的兴奋在起作用,好像感觉不到累,但时间长了,总会有疲倦的时刻。“要做好这种心理准备,因为建设雄安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尽管每个来到这里的人,初衷和目的不同,但是要建设雄安,就不应抱着功利的想法,否则耐不住寂寞、吃不了苦。“个人的获得感不会马上看到,但要笃定一颗心,让自己年轻的时候干点实事”。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2018年年初的一个周末,谢乃博看了《无问西东》这部电影,电影里,毫无血缘关系的几代人分别在不同的年代,遵循自己的内心做了人生的选择,并对下一代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谢乃博觉得,他们现在在雄安做的事,就是在影响下一代人的。
去年10月,刘小召的妻子带着儿子到白洋淀探亲。路上,5岁的儿子突然和他说,“爸爸,以后我想来雄安上学”,这让刘小召颇感意外,但也觉得,作为80后,自己是雄安的建设者,下一代才可能是雄安的受益者。
雄安的建设把这些年轻人和家人的距离拉远了。刚来雄安的时候,孙子人的儿子只有半岁,正是需要人的时候。去年,谢乃博本来计划和妻子要二胎,后来因为来雄安,两人决定暂时搁置计划。孙子人把自己定义为“新雄安人”,如果雄安需要他,他会考虑把家人从老家接过来。
高铁的兴建是年轻人更盼望的,一旦交通便利了,家人过来更方便。目前,雄安新区的高铁站是位于容城县的白洋淀站,按照河北“十三五”交通规划,雄安新区将建设多条城际铁路、高铁。
即将出台的雄安新区的规划是最受关注的。虽然不了解规划到底什么样,但这些年轻人已经展开了想象的翅膀。底宁宁希望未来的雄安有更多的森林。不远处的白洋淀景区会在生态治理后引来更多的鸟儿。
工作累了,很多年轻人都喜欢拿出手机,站在办公室的窗边拍拍雄安的风景。中建二局雄安分局局长助理李野每每按下手机的快门,都觉得是在用影像留存一份历史底稿。等数年后,拿出过去的照片做比照,“感受肯定不一样”。
谢乃博觉得,参与雄安建设的过程更珍贵,这是留给他们这些年轻人最大的财富,“谁也拿不走”。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