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30日电(记者 崔峰、高健钧)“刚才大家伙讨论时,把我们的改革措施比喻成‘东风’,今天我想听听你们脑子里的‘东风策’都是啥?”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一轻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奇在全国两会结束后这半个月里,一直扎在企业车间和实体店里。“老字号国企是真正的实体经济,振兴出路就在改革。但改革办法,得让员工真理解才能落得实。”
如许多经营不善的老字号企业一样,北京一轻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义利”“北冰洋”两个老品牌一度面临困境,产品单一、利润微薄,差点也走不下去。凭着大刀阔斧的改革和员工苦干、实干,近两年两个老字号产品销量逆势上扬,不少企业在电商和成本压力下,纷纷关闭实体店,但“义利”却在3年内新开实体店45家,“北冰洋”饮料也攻城略地,抢占市场。
“大家说说各自的理解吧!”在大兴区的义利北兴路店里,李奇和员工唠起家常。
“借‘东风’但不跟风,坚持做老字号品牌得抵挡住诱惑。如果咱们也跟风做房地产、搞虚拟经济也许赚钱更快,但那不是咱们的长项。”员工姜宏亮说。
“我觉得我们的薪酬改革挺好,打破身份界限,谁有能耐谁就有舞台,就有收入。我就是个退休工人,聘过来以后,认真干,业绩上去了,我收入增加,还当了店长。”员工李卫华掌管的这个小店,去年一年销售额达860万元。
“我觉得质量是关键,比如我们宁可利润低也坚持用好原料,15道工序一道也不能省,而且生产线对社会开放,让大家来这里看看我们的面包、饮料用的什么原料,这样吃着才放心。”负责产品检测的张童杰说。
“直营这招儿好。咱们起初把产品卖给商家,商家加价后再卖给消费者。这回我们把产品直接通过自营门店卖给消费者,价格压下来了,销量反倒上去了。”李卫华说。
“我们也不能远离电商,希望我们自己的网上旗舰店尽快开业,而且一定靠诚信经营好。”另一名员工说。
“国企发展靠改革,落实改革还是靠人。员工对改革有参与感、归属感和获得感,才有真正拥护和推动改革。”李奇说。
在员工的谈论中,记者得知,“义利”现在发愁是产能不足。虽然北冰洋瓶装和罐装年产量已经突破500万箱,但仍有1/3的生产缺口,大家都盼着新的生产线投入生产。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