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贵阳12月16日电(记者 何天文、汪军、向定杰)山多地少曾是长期制约贵州农村经济发展的“短板”,但随着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山地生态农业正在变成新的发展优势。记者近期在贵州多地采访发现,过去“穷山恶水、刀耕火种”的景象已淡出视野,依托青山绿水而崛起的生态产业正在加快把山里人的“小康梦”变成现实。
绿色发展造就贫困山区新型农民
地处滇黔桂石漠化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黔南州长顺县,近年凭借50%以上的森林覆盖率打“生态牌”,根据不同的海拔高度而形成的区域生态环境,选择高钙苹果、紫王葡萄、绿壳蛋鸡、优质核桃四大产业作为山地特色农业重点培育,并选择一批乡土能人引领,在扶贫资金投入、土地流转和技术服务等方面重点扶持。
目前,全县已种植高钙苹果6万亩、紫王葡萄4万亩、优质核桃18万亩,绿壳蛋鸡养殖930万羽,有效带动10多万农民走上脱贫致富路。
拥有100余亩果园的长顺县石板村村民陈永昌对记者说,近两年,他每年收获7万多斤高钙苹果,年收入30多万元。现在,他所在的村已种植高钙苹果3000多亩,超过全村土地面积的一半,越来越多农户尝到了甜头。
武陵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遍布高山峡谷,但大自然赐给贵州铜仁市碧江区滑石乡平缓的丘陵地貌,不仅生态好、水源好,而且出产的优质大米畅销市场。从省外打工回来的滑石乡白水村农民雷兵在乡政府支持下办起大米加工厂,并成立专业合作社,实行“农超对接”,收入是打工时的好几倍,还带动周边数十户农民增收。
政府引导和扶持发展绿色经济,使贵州山区农业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新型主体快速成长。据介绍,目前全省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已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4430多家,家庭农场310多个,种养大户730余户。
生态变资源助特色产业“风生水起”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贵州山区复杂的气候所形成的独特生态环境,为发展山地农业创造了条件,一批特色产业异军突起。
黔西南州兴仁县把薏仁米产业做得风生水起:占全国70%的交易量在这里完成,并辐射到东南亚地区;20万人从事薏仁米种植、加工和贸易,占全县总人口的40%;10多家深加工龙头企业除消化本县30万亩薏仁米产量外,每年还要从外地“吃进”10余万吨。
据兴仁县农业部门介绍,这几年,全县依托黔西南州农科所的科技力量,不断加大对薏仁米产业的扶持力度,目前全县种植薏仁米覆盖15个乡镇4万多农户10多万人,以户均种植6至8亩计算,每户收入有1.2万元至1.6万元,对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发挥了显著作用。
贵州历史上并不生产蓝莓,但当地的气候和土壤适宜蓝莓生长,为帮助农民脱贫增收,当地政府从外国引进优良品种,进行培育。如今,以“麻江蓝莓”为品牌的生产基地遍布黔东南州16个县市,种植面积达13万亩,年产鲜果8000吨以上,年产值上亿元。
麻江县委书记王镇义说,当地引进深加工企业生产果汁、果酒等产品,形成集生产、储存、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绿色农产品全产业链,有效带动449户贫困户种植蓝莓增收。
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产品特色化,贵州山地生态农业焕发新生机。全省茶叶、蔬菜、精品果业、中药材、脱毒马铃薯、特色渔业等已呈规模化发展态势。
产业园区引资聚力为生态农业增添活力
立足于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贵州以产业园区建设为依托,对外扩大招商引资,对内聚集要素资源,带动和引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在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花茂村,一排排标准化的智能大棚与周边一栋栋气派亮丽的新式黔北民居交相辉映。当地农业部门人士说,两年前,他们从省外引进一家公司投资2.6亿元,在花茂村建设集繁育、种植、配送、加工、观光于一体的生态农业公园,不仅就地吸纳170多人就业,还带动了乡村旅游大发展,全村陆续开办农家乐50多家。曾经贫困的村民推倒旧房建新房,清一色的新式黔北民居坡屋顶、白粉墙、雕花窗、三合院,亮丽气派。
随着近年国家对贫困地区扶持力度加大,贵州着力改善交通等基础设施,筑“巢”引“凤”,一个个各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园区成为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的新平台,加快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据贵州省农委初步统计,近年迅速发展起来的380多个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招商引资签约项目到位资金1580亿元,4000余家企业入驻园区,产业园区已成为推进脱贫攻坚的强劲动能。目前,园区从业农民480多万人,其中有近29万名返乡农民工在园区就业,扶持带动贫困农户27万多人。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