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超文林万泉吴威
“千里家信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此诗引出的“六尺巷”故事广为人知,是中华民族谦恭礼让、协调友善的典故。
8月8日,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法院民事庭法官上门应用典故讨情说法,成功化解一起两兄弟间一条小路激发的人为设障纠纷案,哥哥解除太小路上的障碍物,兄弟撤回告状。
争界限小路中央设障引纷争
66岁的宋启超和59岁的宋启刚是亲两兄弟,两家的房屋因一道房梁而连在一起。但是,自2015年4月以来,缘由是房屋背后苦竹林里的一条小道通行问题而激发纠纷,两兄弟一年多来互不来往。今年5月,哥哥宋启超同老婆甚至在靠自家苦竹林路上聚积了杂草和红苕藤,让原来就只有1米宽不到的小路根本没办法通行。
2004年,哥哥宋启超在修筑楼房时,为了加固房屋,将房屋的三根正梁延长到了兄弟宋启刚的房墙上,屋檐下的6米多长的旷地也所以被宋启超占用。为了弥补宋启刚屋檐地的亏损,在生产小组长的见证下,宋启超将房屋背后的苦竹林地划给宋启刚作为置换,宋启刚毅刚烈式将之开拓成一条小道,便利自己和邻居上山种地,宋启超和宋启刚两兄弟也息事宁人。
但是,2015年4月,哥哥宋启超和老婆发现,自己苦竹林长在小道中央的笋子没两天老是被人掰掉,心里很不舒畅。为了让长在小道上的笋子能成长为竹子,宋启超干脆同老婆一起割来杂草和红苕藤,从这条小道中央所有堆放起来。为了防人把杂草和红苕藤刨开,他们还用竹子打桩的方法密密匝匝地拦了起来,导致这条小道没办法正常通行。
面临通往房屋背后义务地小路因人为设障不能够通行,兄弟宋启刚心里很是恼火。在经村和镇都三次调剂无果后,于8月5日一纸诉状将哥哥宋启超告上了纳溪区法院,要求哥哥宋启超解除小路上的障碍物,恢复小路通行。
引典故法官让两兄弟重拾亲情
案件受理后,纳溪区法院法官以为兄弟之间抵触最好能够调剂,不能够一判了之,不然兄弟之间埋下积怨,难以达到“案结事了”的成效,法官决定在调剂上下功夫,以促进两兄弟互谅互让、重拾亲情。
8月8日,法官便特地来到宋启超、宋启刚家中,并在院坝里实用简略单纯程序进行调剂审理。审理前,法官们来到宋启刚房屋背后苦竹林被设置障碍的小道现场,一边测量、拍照,一边与两兄弟交流交心,具体了解两兄弟的抵触本源,法官苦口婆心地安慰两边要平心静气说理,拿出“诚意”协商......在审理现场,法官面临面听陈说、背对背默做两边工作。同时,主审法官以古时“六尺巷”的典故为切入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典故来浸染两边当事人。主审法官对两兄弟说,“远亲不如近邻,人生苦短,六尺巷的故事告知我们其实就是要了解珍亲情、友谊,人生一世,生不带来,死不带走,况且你们都已经是上了年纪的人了?”通过法官一番打好比,说典故的劝告,宋启超最终熟悉到了自己的错误做法,而宋启刚也对之前话语中损害哥哥的举动表示道歉。
最终,在法官的见证下,两兄弟冰释前嫌,宋启超立即自行解除过竹桩和杂草、红苕藤,恢复了小道原貌,宋启刚撤回了上诉要求的其他事项。隔膜了一年多的兄弟情感,最终握手言欢。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