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闻网 - 要闻

绿色防虫农药残留少一点(政策解读)

时间:2013-05-20 04:58    作者:湛蓝   来源:    热搜:政策,政策阅读量:7985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小麦最怕赤霉病,一旦发病,小麦要减产20%左右!今年江苏3000多万亩小麦几乎都进行了一到两次的赤霉病统防统治,发病率可以控制在5%以内。”看着靖江市新桥镇麦田里长势喜人的小麦,江苏省植保站站长田子华颇为欣慰。田子华说,夯实基层现代植保社会化服务体系,对准确监测预警、科学防控病虫害至关重要。

日前,农业部发布了我国首个全国性植保防灾工作指导性文件——《关于加快推进现代植物保护体系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对保障我国的粮食生产有何意义?《意见》提出的“绿色植保”目标能否减少农药使用?

我国农作物病虫害每年发生面积70多亿亩次

农业部种植业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建设现代植保体系事关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和农民增收。他分析说,新世纪以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耕作制度变革,我国病虫害灾变规律发生新变化,一些跨国境、跨区域的迁飞性和流行性重大病虫暴发频率增加,一些地域性和偶发性病虫发生范围扩大、危害程度加重,严重制约我国粮食持续丰收。据统计,我国农作物病虫害呈多发重发态势,每年发生面积近70亿亩次,因防控能力不足每年造成粮食损失近500亿斤、经济作物损失350多亿斤。

此外,随着大批农民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结构性短缺问题凸显,“谁来防病治虫”已成为制约农业生产稳定发展的重大难题。建设现代植保体系,既有利于转变传统的一家一户病虫害分散防治方式,大力发展专业化统防统治,也有利于集成应用病虫防控技术,提高防治效果。

推广绿色防控技术,从生产过程控制农药残留

近年来,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问题受到广泛关注。业内人士透露,长期以来,一些地方过分依赖农药的使用,导致病虫抗药性上升、防治效果下降、农业面源污染加剧等后果。农业部种植业司有关负责人说,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施用农药仍然是重要的植物保护措施。建设现代植保体系,就是要尽快改善病虫害监测防控手段,转变传统的防控方式,提升现代植保的物质装备技术水平,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从生产过程控制农药和有害生物毒素残留。

根据《意见》,我国将树立“科学植保、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今后着力促进防控策略由单一病虫、单一作物、单一区域防治向区域协防和可持续治理转变;防控方式由一家一户分散防治向专业化统防统治和联防联控转变;防控措施由主要依赖单一化学农药向绿色防控和综合防治转变。

2020年全面建成四级植保公共服务体系

这位负责人介绍说,我国现代植保体系建设将分两步走:2015年初步形成现代植保体系框架,率先在粮食主产区建立健全植保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水稻、小麦、玉米主产区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和蔬菜生产基地绿色防控覆盖率均达到40%以上;2020年全面建成国家、省、市、县四级植保公共服务体系,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在粮食作物主产区和经济作物优势区实现全覆盖,重大病虫疫情得到可持续治理。

《意见》要求加快构建运转高效、职责明晰、管理规范、执行有力的植保公共服务和经营性社会化服务体系。规定县级植保机构原则上每10万亩作物不少于1名植保专业人员,环境复杂或病虫害多发重发地区应适当增加植保人员;重点农业乡镇原则上不少于1名植保员,逐步建立村级农民植保员队伍,并强化职业技能培训。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绿色防虫农药残留少一点(政策解读)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