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济南4月17日讯近日,山东师范大学马立新教授承担的一项国家社科成果《数字艺术哲学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该项研究在国内外首次阐明了数字艺术的美学原理在于双重互动不确定性机制。有关专家认为,这一内生性和系统性美学机制的发现不仅具有重要学术价值,而且也为破解数字艺术普遍存在的致瘾作用带来了切实的希望。
网瘾是困扰当今社会的重大公共安全隐患,它尤其是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一些专业机构和有识之士基于强烈的社会责任,很早就开始探讨网瘾的戒除和治疗办法,却收效甚微。这与学界未能破解网络游戏的致瘾机理有直接关系。以马立新教授领衔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数字艺术哲学研究》课题组,经过十余年的坚持不懈的探索攻关,取得大量原创性成果。
据介绍,数字艺术包括互动数字艺术和非互动数字艺术两大范畴,前者包括网络游戏、网络文学、微博、博客、QQ互动通讯软件和像人人网这样的各类交际网站;后者包括数字电影、数字电视、数字动画、数字音乐和网络视频等艺术形态。他和他的研究团队通过试验发现,只有互动性的数字艺术类型才能具有致瘾作用,且数字艺术的致瘾性与该艺术类型的互动性成正比。在所有互动性的数字艺术品种中,尤以网络游戏和QQ等各类互动聊天软件的互动性最强,因此,这两种数字艺术的致瘾作用最严重。实际上,通常人们所说的一般意义上的网瘾也是根源于互联网的互动性质。
互动性与致瘾性存在密切关系是一个重大科学发现,这一发现为从根本上戒除和治疗因网瘾而导致的各种青少年精神障碍提供了极大可能。因为从理论上讲,艺术开发者在以后的艺术设计和生产中可以根据这一原理,在程序上打破互动机制,从而降低致瘾风险。
日前,这项成果已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
(来源:齐鲁网)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