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论及今天的评委或者导师,是有多么受瞩目的,不妨先来看看就在两年前,传统“选秀”是如何死掉的。
2011年早春的某天,我被带到北京郊外八大处一个破败的录影棚里,不只我一个,还有全国十几家媒体和一帮如雷贯耳的乐评人。我们去参加某个三线卫视选秀节目的录制。演播厅尚在做着最后的彩排,寒冷的空气里,导演组的一个姑娘塞给我们人手一张A4纸,上面写着每一名选手表演完成后,你应该选yes还是no,“拜托各位老师了!”姑娘用软绵绵的语气要求。我和一个有名的“娱评人”交换了一下手里的纸,“剧本”竟然还不一样。
“如果记错了怎么办?”终于,人群里有人问道。
“没关系,评委席的桌子下边有一张相同的纸。”
在后台,记者们见到了那几年活跃于各个选秀节目的台湾评委和一名女选手,他们开着玩笑,气氛欢快,几个乐评人和台湾评委互相熟悉,很快加入了交谈。抽了几支烟,女选手爽快地承认,她已经签约电视台,因而被内定为冠军。
几十分钟后,面对摄像机镜头,台湾评委开始吐槽冠军,而另两名评委奋起反击,在他们吵了一轮后,主持人要求媒体评委做出选择——台子下面,果然还有一份“剧本”……在回去的路上,心情忐忑的我问那位资深的娱评人,电视台这么搞难道从来没出过差错么,万一有人不按照剧本选怎么办?他想了想,“还是有的”,曾经有人不小心领会错了电视台的意愿,在录制时拼命挤掉了电视台想要留下的歌手。“结果呢?”
“结果啊,他没拿到那场的劳务费。”
这是2011年,传统的“选秀”,就是在那一年彻底死掉的。
当时没有人能想到,仅仅过了两年,从海外直接引进版权的真人秀节目,就重新占据了中国的电视荧屏,它们声势浩大,用海量的素材和精细的剪辑,拍摄出一部部电影大片般的电视节目,而“导师”纷纷干掉了“评委”,请注意,这并不仅仅是一个称谓上的改变,它们的区别就像恐龙和阿米巴虫——它们虽然在基因上一脉相承,但是,没有人会把阿米巴虫认作恐龙。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