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紧张征战美网的李娜,又一次因成绩以外的原因登上体育网站的头条。美国《纽约时报》爆料,李娜2002年退役是因被教练逼着服药。后经证实,这不过是当时的说法翻译有误。像这样吸引眼球的新闻,在李娜身上早就不是第一次。李娜面对不同群体,总能说出麻辣的语言,她的话似乎比她的球技更吸引人。是什么让她如此犀利、浑身长刺?其实,仔细看下会发现,她身边的人角色错位,很可能就是原因。
丈夫像保姆
李娜的丈夫姜山,几乎在粉丝眼里和李娜有一样的知名度。他曾是中国戴维斯杯成员,16岁时和李娜恋爱,一直到现在。李娜经历了多次失败和成功,姜山在李娜每一次面临困难的时候都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在赛场上,姜山曾是她的教练,在家里,姜山就像她的保姆。
姜山对李娜的照顾,更确切地说是“伺候”,覆盖了生活中每一个细节。比如李娜在食堂吃饭,吃完后,姜山会舀出几勺高能蛋白粉,混在一瓶水里用力摇好,因为这是李娜每天要喝的,姜山会及时准备好。
在一天的训练之后,李娜躺在白色的奔驰轿车中接受按摩,姜山则负责开车。晚上,李娜要忙着接受采访等工作,姜山则负责把一大堆脏衣服洗了。李娜夫妇翻新在武汉的三层别墅,李娜要在北京训练,由姜山坐飞机南下购置窗帘和灯具,然后将照片用邮件发给李娜征求意见。李娜每一次参加比赛,姜山还要扮演陪练、拉拉队长等角色,还会像哨兵一样,不让她接触任何会影响情绪的文章。
备战奥运会时,李娜曾在德国做过手术,并度过了非常困难的一段时期,她的医生后来透露,因为没钱,李娜的手术还是免费的。那段困难的时期,在异国他乡,几乎只有姜山一个人陪她,手术前后的保姆一职,显然只能由姜山来担任。
即便被照顾得如此周到,李娜有时候对姜山也没有好脸色。今年的温网中,李娜在比赛中一度落后,姜山忍不住喊了句“加油,李娜!”被李娜顶了回去,“不要说话,你又不是教练!”
李娜曾说过,要成为“躲在老公后面的家庭主妇”。不过,看现在这形势和态度,或许让姜山待在她身后更实际一些。
观众像教练
中国观众对赛场战略的内行,不仅体现在国足的比赛上,还体现在各种有李娜出现的赛场上。现场为李娜加油鼓劲,已经不能满足中国观众的要求了,指点李娜比赛,似乎才是一个合格粉丝的行为。
2008年北京奥运会,李娜一路淘汰了库兹涅佐娃、大威等名将,杀进四强。半决赛时,她遭遇俄罗斯的萨芬娜。“看台上的某个观众一直在指挥我‘上网!削球!左右拉!’‘上网!扣死她!’”。李娜后来在自传中这样描述当时的场景。脾气火爆的李娜,当时就对观众吼了一句“闭嘴”。正是这句话,让她背着“伤了观众的心”的骂名过完奥运。
“这句‘闭嘴’在我来说,是‘你这样做不对,你干扰了我’的意思。赛后我既愤怒,又不停被内疚折磨,我欠那些热情的观众一声对不起。”多年后,李娜试图在自传中为当时的态度道歉。
在那次被骂之后,中国观众显然并没有意识到对李娜的影响,依旧乐此不疲地扮演着教练的角色。2011年的澳网比赛上,李娜和克里斯特尔斯的比赛进行到途中,现场的加油声越来越大。观众席上,有人喊“干掉她”、“打败她”,还有人很专业地喊“冷静下来”,呐喊声此起彼伏。可越是这样的喊声,越无法让李娜冷静。
有了上一次的教训,李娜变聪明了,当然不会当众喊“闭嘴”这样的敏感词,她换了一种嫌弃的方式。到第二盘时,再也受不了这些喊声的李娜来到英籍主裁判艾莉森的旁边,低语起来。好事的美联社还原了个中细节,原来当时李娜对裁判说的话是:“你能不能告诉现场的中国人不要教我怎么打球吗?”美联社的说法是,李娜看起来因为一些中国观众不合时宜的加油声受到干扰,让主裁判去调停。
中国观众在现场看球的过度热情,多年来一直被诟病,但一直没改观。在大型的羽毛球、射击等比赛现场,中国观众总是被嫌弃太吵、影响球员发挥,还有人带着小孩哭闹。李娜一定不是第一个被观众影响的球员,也肯定不是最后一个。指望改变中国观众的这种角色定位可能性不大,李娜或许只能去适应。综合
娜姐经典语录
1、“女人只有两条出路,一是嫁个有钱的老公,二是自己赚很多钱。第一条是没戏了,看来我只能走第二条道路。”
2、“应该把成绩和教练员的奖金挂钩,这样大家就都有积极性了,有钱好办事嘛。”
3、“如果我不和姜山走在一起,没人知道我是谁。”
4、“网球在国内哪怕排第四位,但也强于国足。”
5、“哎呦,央视终于关注网球了。央视不是每一次都放乒乓球、羽毛球吗?”
6、“这一年来,我的状态一直不是很好,而这都是国家队不完善的体制所造成的。”
8、“你们别挖坑给我跳,中国人一人一口口水,我就被淹死了。”
9、“我靠不了干爹,所以只能靠姜山。”
10、“我是一名网球运动员,我来比赛并非为了我的国家,我仅仅是在打自己的网球,我努力做到最好。”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