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gtop
您所在位置:商业财经网 > 商业 >

天好像快晴了接下来应该怎么投?

2023-09-11 10:58 来源:中国网   阅读量:16317   

最近,随着市场上各种积极信号不断出现,市场的风险偏好也有所回暖,投资者们的信心逐渐恢复了一些,感觉市场似乎已经熬过了“最困难”的阶段,我们是否快看到行情修复的曙光了呢?

曙光还有多远?

1、就宏观经济来看:近期宏观、地产政策频频落地,未来促进宏观经济修复的进一步政策依然可期。

7月以来,经济、金融数据边际走弱,各项政策宽松措施纷纷在加速落地。继8月中旬MLF、OMO降息后,地产方面统一下调首付款比例下限、降低存量房贷利率、“认房不认贷”等政策措施也陆续出台。

这些政策围绕着近期内外资金增量最为关注的一些话题,比如“地产问题”及“内需困境”等,都陆续给出了各种“解决方案”。

可见政府对于稳增长、推动宏观经济复苏的决心是非常坚定的,相信未来围绕宏观、地产、消费等方面,政府或将继续进行细致且有力的呵护,直至彻底改善经济走弱和预期转弱的趋势。

2、就资本市场来看:各项资本市场改革措施也在密集发力,逐步推动市场信心改善、风险偏好修复。

8月27日晚,证监会连续发布《证监会统筹一二级市场平衡,优化IPO、再融资监管安排》《证监会进一步规范股份减持行为》《证券交易所调降融资保证金比例,支持适度融资需求》,要求收紧IPO和再融资、规范减持、降低两融保证金比例。与此同时,财政部、税务总局也发布公告,为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自2023年8月28日起,证券交易印花税实施减半征收。

这套政策 “组合拳”,不仅仅在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的基础上,带动风险偏好修复;更意味着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进程在加快。这次的“四箭齐发”其实是对前期一揽子政策中部分安排的集中落地,也意味着资本市场改革的“工具箱”开启,未来这个“工具箱”里可能还有更多值得期待的措施。

3、就宏观经济数据来看:PMI连续三个月边际回升,经济或许并没有想象中的差。

从8 月PMI数据来看,制造业 PMI 继续回升至 49.7%。其中,PMI生产指数51.9%,为近5个月以来的高点。同时,新订单回升0.7个百分点至50.2%,为4月份以来首次升至扩张区间,且内需分项好于外需分项。整体而言,制造业供需两端均有边际好转、价格指标回升,指向经济环比正在企稳中。

所以,从实体经济总体来看,黎明的曙光可能离我们已经并不遥远了。

中报业绩出现分化

虽然宏观上,我们对于曙光的到来相对有信心,但是距离中观层面各大行业的完全复苏,和微观层面上,各上市公司盈利修复,可能还是存在着一定距离的。

目前A股中报披露完毕,中信建投以23Q2单季度利润同比增速进行了统计,将申万二/三级行业按业绩增速高低进行三大分档归类:

第一梯队:出行链、光/储产业链、新能源乘用车/电池下游/汽车零部件、半导体设备、风电零部件、品牌化妆品/医美耗材、中药、火电、造船;

第二梯队:餐饮链、白电、消费电子、运营商、通信设备、专用设备、航空装备、地产竣工链、贵金属、银行、铁路公路、电网设备;

第三梯队:游戏、半导体设计/制造/材料/封测、元件/光电子、软件、传统乘用车、电池化学品、绿电/风电整机、部分军工;地产、基建、券商/保险、资源品、造纸、农化品、航运港口。

从结构来看,具体来说几大领域的盈利情况大致上存在着如下变化:

上游周期:目前供需格局依旧不佳,收入增速继续收缩,周期资本开支继续上行,在建工程尚难确认向下的时点,后续固定资产形成增速仍可能上行。

中游制造以及消费:当前稳增长政策加码,短期效果也在显现,但市场对效果的持续性依然存疑。比如一带一路、造船高景气主导改善方向,服务消费收入增速改善。盈利增速和毛利率基本持平,反映K型复苏,提价能力不足。申万宏源认为,“弱周期”或仍是基准假设,交易“弱复苏”还是要与格局优化相结合,提升股价弹性。

金融地产:银行ROE继续回落,证券23Q2权益市场表现不佳拖累业绩,保险业绩一般,不过上半年保费收入和新业务价值超预期。房地产融资边际改善,住宅开发国企销售回款增加,住宅开发民企筹资现金流占收入比重回暖,地产企业财务费用率回落。

科技赛道:23Q1计算机/传媒/通信三个行业的加总盈利同比表现看,受低基数效应影响环比趋势小幅跑赢全A,Q2这一态势依旧延续,三者合计净利润同比达-4.6%,较23Q1回暖。

总的来说,可以看到当前业绩高增方向的品类占比明显降低,前期业绩偏稳健的品类其盈利表现分布百分位整体亦有提升,传统经济相关的品类多数则处于低景气区间。目前或还未形成全面复苏的格局,各行业的盈利情况存在分化,投资上,我们可能还需要结合基本面的改善情况来把握估值修复的机会。

稳住脚跟,均衡配置

从上文可以看到,虽然长期来看,未来的道路是光明的,但是眼前各行业复苏的速度、快慢、程度还存在着分化,对于咱们投资者来说,不能盲目跟投,也不必过度恐慌,小诺建议咱们可以先稳住脚跟,适当进行均衡配置。

首先,找到方向:我们可以试着从中长期产业结构变迁趋势、产业发展空间和行业景气度等角度来寻找方向,因而,消费制造、数字化时代中的科技运用和新能源等依然是中长期需要我们重点关注的方向。

而后,稳住底仓:一方面市场对于上市公司中期基本面能不能兑现、清不清晰仍然担忧,所以目前更为看重近期盈利是否能兑现,此时分红率、业绩稳定性等指标就比较重要了;另一方面当前未有明确的增量资金流入,存量博弈下轮动偏多,市场对于高估值、低赔率资产的容忍度较以往来说也整体偏低。

所以,在接下来的投资里,咱们不能急于冒进,还是需要先稳住脚跟,可适度参与短期顺周期板块在中报业绩低点确立+基本面改善预期催化下的估值修复机会。

接着,适当利用科技增强弹性:在加快数字中国建设的时代背景下,数字经济相关产业正迎来大规模发展的机会。这不仅是为了实现“数智中国”的宏大规划,同时也是在推动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融合的过程中,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发展演变的客观必然。在这个背景下,新兴产业,尤其是以科技和高端制造为代表的行业,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趋势。从中长期来看,如果想增加一些持仓的弹性,建议可以关注大科技赛道。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