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闻网 - 明星

《我们诞生在中国》拍片少陆川:受片名拖累

时间:2016-08-19 05:27    作者:牧晓   来源:    阅读量:4391   

(原题目:陆川:电影排片少是受片名拖累)

丹顶鹤在中国文化里有特别意义。

新京报即时新闻8月17日报道2004年,陆川拍摄的野生动物保护题材电影《可可西里》上映;12年后,一部以描写中国特有动物的大电影《我们诞生在中国》已于上周五全国公映。就像电影故事中讲述的轮回一样,导演陆川也坦承执导该片对自己也像一个十二年的轮回。陆川如何接拍该影片?拍摄过程当中有什么风趣的细节和碰到过如何的困难?本报记者专访陆川,解答《我们诞生在中国》“诞生”的故事。

用老小咸宜的故事讲生命轮回哲学

导演陆川执导的自然电影《我们诞生在中国》近期公映,这部用时3年制造的电影,采取全实景拍摄、真实动物作为主演,讲述了生命成长轮回的故事。

陆川和迪士尼协作的缘肇端于2013年的冬季,当时制片人到北京找到他,想拍一个关于中国野生动物的纪录片,希望他能试一试。陆川准许了。按商定,美方给了他三年时间——这关于动辄一年就要完成全部拍摄的国内导演来讲简直就是“奢侈”。

虽然《我们诞生在中国》一切的摄影师都是国外的工作人员,但故事最后的出现仍会由中方来决定。陆川用四到五个动物的家庭故事,讲了一个生命哲学的故事:死亡其实不是生命的终点,它会有下一个轮回。这个哲学观念里表目前电影中的角色就是仙鹤(指丹顶鹤):仙鹤在我们的崇奉中就是接你的亡灵到西方极乐。陆川表示,“其他的自然电影都是讲一种动物,但这部电影讲了一堆动物,我认为这相当于另外一个版本的《猖狂动物城》。”

陆川着重强调最重要的就是希望讲一个老小咸宜的悦目标故事,虽然这是产生在中国的故事,但假如一味去想传播中国文化,而不把电影自己做好就舍本逐最后。

电影有剧情、有高潮,更倾向于故事片

影片从2014年起横跨春夏秋冬四季在中国全境拍摄,选择了熊猫、金丝猴、雪豹、藏羚羊、丹顶鹤等中国独有的国宝级珍稀动物,其中的许多动物影像都是初次被电影级的高清摄像机记载。

一部全依附纪录手段拍摄的电影,最后以拟人化的方法声情并茂地出现动物角色,不能够不让人疑惑是不是毫无脚本,而只是通过最后那300多小时素材去套出一个故事?对此,陆川明确否定。

陆川解释说,纪录片会有它的规则:不去干涉不转变故事的线索。自然电影跟纪录片的差别在于后期制造的时候,会用许多电影手段去塑造人物和制造故事,它其实不是彻底依照科学和现实的根据来做的。全部影片的构造是以故事性为首要要求的,所以它更倾向于故事片,有剧情、有高潮,只能说应用了纪录片的拍摄手段。

但陆川也认可,虽然早期的脚本已经特别完整,但在实际操作过程当中,确实有对脚本陆续颠覆的情形产生。

【回应】

Q 雪豹达娃死没死?

A 你要把它算作一个详细的演员

雪豹达娃是电影中让观众最印象深入的角色,但有说法认为其实达娃在现实中并没有死,是靠素材剪辑完成的,陆川从侧面答复了这个问题,他一直强调要把达娃看作一个详细的演员,这还是一个电影,“我们应用的就是一只死亡的雪豹的镜头。”

Q 周迅配音略违和?

A 她的烟熏嗓很醇厚性感

电影中的配音问题让观众褒贬不一,陆川认可最开始他也担忧周迅施展不出动物角色们的滑稽特色。好在周迅最后证清楚自己实际上是个很棒的段子手。至于周迅的烟熏嗓,陆川坦言他原来就只是想找一个故事的讲述者,而不是传统的配音演员:“她的声响确实有种生疏感,不是传统的我们熟悉的赵忠祥老师的那种声响,但很醇厚,很性感。”

Q 排片不高受片名拖累?

A 中文片名确实过于“主旋律”

《我们诞生在中国》从上映初始的排片就不是很高,平均仅仅占领3%的排片率。陆川表示片名确实翻译得不大好:“英文的名字是用来给海外发行影片应用的,然而直译到中国市场确实有点像红色主旋律。”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我们诞生在中国》拍片少陆川:受片名拖累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