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保供暖、更智能——来自北京供暖一线的见闻
记者从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了解到,为确保市民温暖过冬,经北京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2022至2023年采暖季居民集中供热时间提前两天,即自11月13日0时起开始正式供热。13日上午,记者走进京能集团所属北京热力集团丰台分公司西马供热厂,阵阵暖意在房间里升腾,大型燃气热水锅炉正高速运转。
燃气主管道测漏检测、出水阀门状态检查、仪表盘数字记录……伴随着设备的轰鸣声,供热厂锅炉房工作人员每隔2小时会进行一次巡视检查,确保设备运行状态良好。而在锅炉控制室,四位工作人员端坐在屏幕前,紧盯着各端口的实时数据,做好锅炉房的安全监测。
北京热力集团丰台分公司马家堡供热服务中心主任李维介绍,西马供热厂负责西马金润家园小区及周边公共建筑的供热工作,总供热面积为59.68万平方米。目前这些区域已经正式供热。“我们为服务辖区配备了10名服务管家,并且提供24小时供热服务保障工作,确保居民在遇到供暖问题时能随时联系到我们。”李维说。
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供热办副主任尹波介绍,采暖季期间,北京市将发挥热电气联调联供机制作用,加强需求侧精细化管理,对接热、电、气供需计划,确保采暖季期间城市供热、供电、供气安全稳定。
据了解,2022至2023年采暖季,北京市城镇地区供热面积预计达到9.33亿平方米,其中居民供热面积6.57亿平方米,城镇地区基本实现清洁供热。“目前北京市3557座居民供热锅炉房正式供热,热电联产居民供热面积全部投入运行。”尹波说。
为做好采暖季服务工作,北京市各供热单位已全员到岗,将加大供热设备设施巡检和室温抽测频次,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此外,各级应急抢修队伍将24小时在岗待命,备足备齐物资设备,做好应对供热突发事件的准备。
今年采暖季,不少地区的供热设施已完成智能化改造。在即将到来的冬季,它们将迎来第一次“实战”。尹波介绍,截至目前,北京市已完成约2700万平方米的智能化供热改造。改造后的供暖系统依托工业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可以实现精准、高效、全过程自动化的供热效果,更好满足居民需求的同时,还能节约能源。
北京热力集团供热生产部经理王嘉明介绍,截至目前,集团已经安装室温监测装置11万余台,并搭建起北京热力数据中心室温气象数据平台,结合气象数据、室温数据与热力站情况,可实现供热系统的智能化调控,有效缓解同社区各楼供热不均等问题。
根据北京热力集团测算,今年集团承担的智能供热改造项目完成后,预期每年可节约燃气770万立方米,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3万吨。
尹波表示,各供热单位将继续推广“供热管家”等服务模式,第一时间解决报修问题,为群众温暖过冬做好服务保障。同时,北京市各级城市管理部门与市城管执法局将做好监督工作,为供暖工作保驾护航。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