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东方医院医疗团队的默契配合下,南舱的治疗不知不觉已经进行了一个月,日常运转有序许多病人自愿组成志愿者队伍来协助医疗工作这种病人和医疗的双向旅行让收容所与世隔绝的生活充满了理解和温暖
曾超于4月25日进入机舱,他是一名23岁的体育工程师他去年刚离开家乡河南去上海工作他被疫情感染的时候,刚从连队隔离点搬到南舱的时候,他就觉得害怕一是他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出院,二是怕机舱环境不好没过多久,担忧就烟消云散了方舱投入使用前,东方医院医疗队曾5次到施工现场为了让患者安全舒适地生活,他们在建设阶段就从生活的角度献计献策,尽可能照顾隔离生活的方方面面
有稳定的热水,空调设施,独立卫生间,每三个人一个,空间也很大在防疫科学的普及和医护人员的细心劝导下,大家的防护措施都做得很好除了吃饭洗澡,他们一直戴着口罩我仔细观察了一下,医护人员要照顾好大白的每一个人都不容易,于是我主动加入了志愿者队伍
作为一名志愿者,他平日的主要工作是帮助医护人员分发三餐我不做志愿者的时候,就觉得‘大白’很辛苦,却没有意识到这些小事的复杂,曾超感慨道他住在二楼每次送饭,他都需要把七八箱饭菜搬上楼,然后推着手推车,才能把饭菜放在每个房间门口初夏的上海,气温逐渐升高,加上饭盒本身的热量,每次分发的时候,曾超的身上已经沾满了汗水可是,他觉得穿着白色防护服的医务人员更加困难我想尽我所能,为他们多分担一些
在收容所隔离期间,曾超不仅在做志愿者工作,还在准备考研我搬到这里的第二天,我问我是否能找到一支笔和一些纸《大白》过了一段时间就发给我了第一张纸用完后,他们给了我厚厚的一叠即使大白们每天都要换班,他们也会告诉换班的同事,给正在备考的志愿者准备一些纸,笔,学习用品,帮助他考研南舱医疗组组长李铁岩和同事们经常为曾超加油,大家的鼓励给他带来了奋进的动力
目前,曾超在收容所的志愿者工作仍在继续,他的白纸上已经写满了无数的学习笔记。我相信,乌云终将散去,太阳终将照耀大地,我们一定能战胜疫情!
人民日报客户端上海频道姜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