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闻网 - 公益

孩子“吃奶”几时能摆脱“洋”魔咒?

时间:2013-03-03 08:18    作者:苏小糖   来源:    热搜:孩子,孩子阅读量:4036   

两会前夕,香港正式实施奶粉“限带令”,一时间内地消费者纷纷“望洋兴叹”。国产奶粉无法令人放心,“洋奶粉”在国内售价太高,而如今各种“限购令”“限带令”频频出现,年轻父母的心头怎么就摆脱不了奶粉的“洋”魔咒?

一罐在荷兰本土售价折合100元人民币左右的奶粉,即使加上税、代购费用和邮费,价格也比国内要便宜三成左右。究竟是什么让洋奶粉的价格,一进入我们的国门就像着了魔?

商务部商务预报系统显示,截至2012年12月21日,全国国外品牌婴幼儿奶粉零售均价为200.71元/公斤,而相比较而言,国产品牌零售均价仅为153.79元/公斤。

虽然已经价高不少,但洋奶粉的价格仍然能涨就涨、想涨就涨。数据显示,自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后,洋品牌奶粉就进入集中涨价期,包括美赞臣、雅培、多美滋、雀巢、惠氏、明治、美素等品牌在内的洋奶粉,每次提价幅度都在10%左右,不少洋奶粉价格迈上300元以上,一些奶粉价格甚至“奔五”。

其实,洋奶粉涨价的理由中,看似靠谱的成本论不一定站得住脚。上海市奶业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曹明是分析说,与国内相比,国外乳业饲养成本可能更低;而且根据统计,全球原奶均价并没有呈现明显上涨趋势,饲养成本也有所降低。

事实上,伴随汇率、关税调整,国内进口成本也逐年降低。上海交通大学海外教育学院税务教研组组长汪蔚青认为,由于洋奶粉成为国内多数人的选择,厂商没必要将关税下调“利好”让给消费者,部分经销商可能因此受益。

“不能把洋奶粉价格的‘虚高’,全部怪罪于关税。从新西兰进口奶粉是免关税的,但国内外价差依然巨大。”汪蔚青说,对利润的贪婪、故意在华维持高端形象、极少打折的定价销售策略,渠道成本高昂、消费者“只买贵的不选对的”的消费心理,都是造成价差的原因。

洋奶粉涨价最“硬气”的理由,仍然是在中国市场绝对的话语权。东方艾格农业咨询公司乳业分析师陈连芳认为,洋奶粉涨价的底气,主要是由于国内的刚性需求未减,即使已经质疑其涨价理由,但消费者仍然不得不选择承受高价。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孩子“吃奶”几时能摆脱“洋”魔咒?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