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闻网 - 企业

被欧美欺负80多年后,这家中国企业改变了全球行业历史

时间:2017-10-15 09:41    作者:叶子琪   来源:搜狐    热搜:企业,历史,国企,行业,企业,历史,国企,行业阅读量:6104   

| 本文由华商韬略原创

去年8月,在中国曾经最落后的一个行业,一家从小县城走出来的企业,成为这个行业国际标准的主要制定者。

这家企业叫做金正大。

一家普通的小厂,如何能盘踞一方?

1998年,金正大刚成立的时候,可以说一点不起眼。

金正大所在之地,是中国化肥重镇——山东临沂临沭县。当地林立大大小小上百家化肥生产企业,而那时的金正大,没有先进设备,没有成熟的技术,甚至没有阔气一点的厂房。

但它却有独树一帜的产品策略——这家小企业,一出手就决定走高端优质路线。

当时,化肥是最强劲的农资需求,且临沭县背靠农业大省山东,需求量极大。但上百家企业的产品却集中在低标号的复合肥,整体格局粗放、低端,甚至经常出现商家掺杂使假。

可金正大掌舵人却坚持:“害人的生意不能做,要对得起农民一年的辛苦,给他们提供好的肥料”。

不过高端的路子也不好走。首先优质复合肥考验化学合成能力,初初落地的金正大没有经验、没有现成的技术,只能咬着牙做研发摸索。

技术人员在40℃的高温里夜以继日地反复实验,化学成分挥发后对身体造成了各种刺激伤害:鼻腔里被烧出了血水,眼睛酸涩流泪、脸上被灼烧起串串水泡……

如此两个月后,金正大终于摸索出一条路,公司第一条年产5万吨复合肥生产线建成投产,当年盈利100多万元,随后又突破千万利润大关......这家期初并不起眼的小企业,俨然有了盘踞一方的实力。

一场“豪赌”,打破了长达80年的技术壁垒

小有成绩后,金正大并没有固守一方,而是将眼光放得更广阔、更前沿。

作为农业大国,我们是世界最大的化肥生产国和消费国,但中国化肥产业却长期大而不强。

化肥兴起于西方,行业革新发展一直由西方发达国家引领。自1935年第一家氮肥厂诞生起,80多年来国内企业在行业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

尤其是上世纪60年代,欧美国家研发成功缓控释肥后,进行了长期的技术封锁,而国内实验室的成果也还停留在纸面上。

这些直接导致了中国化肥业的困境。不过这个困境中,金正大却看到了机会。于是其决定再当先驱,果断向缓控释肥的高峰攀登。

这次,是一个更大的考验。

纸面技术能否规模化,怎么规模化,无人可知。而对应的,企业需要的投入投入多少也没有准数,但少则数千万,多则上亿,而金正大当时年利润也就2000万左右。

照此计算,一旦尝试,就意味着金正大要砸进企业未来几年的收入,而且不一定能成功。

但对新产品的渴望打败了顾虑,没有冒险何来突破?

于是2004年底,开启了一场“豪赌”。大批的化肥成品扔进实验池,才几个月,废料就达3000多吨,算下来,货值800多万元。

不过,成功险中求,如此坚持了一年,2006年农历正月初八,金正大赌赢了。

春节的余热中时,金正大运转起了中国第一条年产30万吨的缓控释肥生产线。

这不只是金正大的突破,更是中国化肥产业的突破。国内企业首次打破垄断,依靠自主创新达到了化肥行业世界领先水平,且生产成本只有国外的一半。

在让中国农民用得起“贵族肥料”的同时,金正大也动摇了国外“霸王”企业的定价权。

此后3年,金正大一鼓作气的扩大生产规模,到2013年,金正大一家的控释肥产量占比世界控释肥产量的60%,并将市场逐渐扩大到国外。

在国际市场发展的过程中,金正大发现控释肥处于国际标准空白,在此领域已然领先的金正大意识到:是时候由中国来掌控游戏规则了。

在绝对的实力下,那些曾经对中国化肥企业及金正大不屑的发达国家代表们不得不妥协,金正大于制定的《控释肥料国际标准》和《脲醛缓释肥料国际标准》相继通过国际审核,办法公布。

这两个标准的发布,让中国化肥业终于结束被动,站上了全球至高点。英国、美国、荷兰随后又将这个标准采纳成了国家标准。

有业内人士颇感欣慰的说,“这实质上是对中国的肯定吧。”

END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搜狐公众号】,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就在华商韬略!

被欧美欺负80多年后,这家中国企业改变了全球行业历史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