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长城为什么还要推哈弗M6?
哈弗的“全新”车系M6上市了,价格区间被限定在了非常狭小的8.98-10.98万元。之所以要给全新二字打上引号,原因在于这款车除了名称以外,其他方面“新”得实在有限。严格的说,哈弗M6只能算是老款哈弗H6的一个改款版本——车身轮廓一样、底盘数据和动力总成乃至驾驶感受都一样,甚至连内饰都几乎完全一样,区别仅限于前脸、尾部,以及C柱的细节处理。
我们知道,哈弗H6是一个可能算得上“全球汽车史上”车款最多的“超级大车系”。有人说,要搞清楚整个H6车系,不亚于做一次“研究课题”。虽有些夸张,但也真差不多了。既如此,哈弗完全可以将M6这样的车型划归到H6旗下(再取个名叫XX版)。那么此次长城为什么没有这么做呢?
长城当下面临的两大问题
相信与必评菌有类似疑问的人绝不止一个。从厂商的反馈来看,推出M6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面向三四线的市场,也就是要比H6更下沉。这个理由当然是站得住脚的。明眼人都清楚,今年以来车市的演变,市场层级越往上越趋于饱和的趋势已不可逆转。毕竟中国一二线市场的地就这么大、路就这么多,每年如此数量级的新车总产销,绝不可能如此无休止的增长下去。相对而言,三四线市场才更加显得“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从长城的产销来看,虽然总量很“神”,但涉足的价格区间却非常窄——基本上都只在八九万到十一二万这个区间。长城通过WEY,在高端领域已初有成效,但这更接近于“形象工程”。在总量上,长城要想继续保持高增长,“向下打”也是必须的。
与此同时,哈弗H6形成这样的格局,对于长城来说也是某种“无奈”,亦或者说“骑虎难下”。所谓枪打出头鸟。长城清楚,所有人都在盯着H6。一旦H6的销售数据不再“那么神”,肯定有一堆的好事者会围绕它做文章。然而H6的这种状况,也不可能无休止的持续下去——尤其是在全新H6推出以后。
如何处理好以上这两项,对于哈弗来说应该是不小的难题。哈弗M6,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解决这两个难题的探路者。
M6可以视作解决问题的探路者
长城的M系列并不是首次出现,不过历史上一直缺乏成功的车型。此次长城首次将M系列放在哈弗旗下,并且用市场适应性极好的老款H6来作为首款M系列的原型车,应该是想寄希望通过M6来为M系列造势——将其打造成知名度、认同度与H系列相当,只不过面向细分市场有所区别的产品系列。从M6的情况来看,它没有针对H6做太大的改动。新加入的设计元素,基本上都是讨巧的。配置上,它相比老款H6的经典版还有所丰富。所有这些,目的都是为了“M6”的首战成功保驾护航。
从车系的定位来看也非常明确,M系列就是要低于H系列的。如此,哈弗在M6的定价上,就有了更多的宽容度——不必像过去那样,担心价格定得太低会影响H6的形象。再结合老款H6如此超级巨量带来的成本优势,下一步M6还可以通过推出新版(如超值版)来将价格进一步下沉。关键是,如果有了M6的成功,哈弗就可以更从容地基于M系列,推出面向更低端市场的产品了。尤其是6万元区间,从市场已有车型的销量来看,这个细分蛋糕是相当可观的。
从这个角度看,哈弗对于M6的预期,至少从销售数据上应该是要达到老款H6这个水平的。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例如未来M6的车款还需要进一步地丰富,继续延续H6的这一“成功经验”。一旦交棒成功,H6身上的压力就可以轻松许多了。届时,哈弗就可以好好地经营全新H6,从而形成紧凑SUV级里H6与M6高低搭配的合理格局(而不是像现在这样,H2与H6的起步价相当的尴尬场面)。至于到那时,H6还能不能继续占据销量榜第一的位置,这种虚名与整体战略格局的调整比起来,已经是不值一提了。
必评小结:
长城汽车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与其相对稳健的作风有关。不过它过分依赖H6这个车系的现状,也成为很多人担忧其前景的重要因素。全新H6的反响不错,让长城终于可以对自己旗下这个敏感的环节和问题动手了。不过它的策略依旧很稳——按照官方的说法,M6的推出并不影响H6的生产和销售。很显然,长城依然在追求一种平稳的过度。而一旦过度成功,未来长城不仅可以在“6”系列上以H和M双线作战,而且还能通过M系列向更低端市场下沉。这么看来,这个看似只是H6换马甲的M6,其实还挺值得关注的,不是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