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理财产品的收益真不给力。”市民何先生今年买的两款理财产品实际收益都未能达到银行之前给出的预期收益,“以前都能达到,否则我也不会去买。”而常有购买理财产品的市民李先生也发现,最近各家银行推出的人民币理财产品预期收益也都降低了,“去年这个时候,我买了一款一年期的理财产品,100万元最高预期年收益率有7.5%,而现在,同款产品预期收益率只有6.3%,一年收益要少1万来块钱。”
记者昨天从市区多家银行了解到,最近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的收益相比较而言,确有不同幅度的下降。“现在的理财产品收益处于下降通道。”一家股份制银行理财师夏先生给记者做了一番对比,像去年同期5万元起的理财产品,一个月的收益4.7%,两个月的有4.9%,三个月的有5.1%。而今年设定的预期收益率一个月的只有4.3%,两个月的只有4.45%,三个月的只有4.5%。而普益财富的统计数据显示,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从去年12月的4.5780%降至今年5月(数据截至5月20日)的4.3103%,月均下滑0.05个百分点。从具体产品来看,除结构性产品外,1月份至今仅有60款产品预期收益在6.00%以上;能达到5.00%以上预期收益率的产品越来越少,从1月份的周均20~30款,到5月份的周均5~10款,投资者越来越难买到预期收益率高的产品。
业内人士认为,今年以来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收益率下降与金融监管机构监管加码不无关系。去年12月,银监会下发通知,要求各银行全面排查代销第三方产品的业务,重点针对保险、基金、信托、私募、PE等第三方产品;仅仅1个月之后,银监会提出要严格监管理财产品设计、销售和资金投向,并推出多项禁令;今年3月27日,银监会发布“8号文”,对银行理财产品进行全面、量化的监管;今年5月9日,央行的报告对银行理财市场提出完善信息披露等五大要求。严厉的监管让一些理财产品不得不调整以往的投资方式,促使平均预期收益率下滑。
一些银行分析师指出,监管加码在可预见的未来还会对银行理财产品市场产生持续的影响,但对保护投资者利益角度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鲜艳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