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届中国法学最高奖——“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正在评选。日前,评选启动仪式上,主办方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周成奎专门强调,之前的六届60名当选法学家中,有9人走上从政道路,有的还走上党和国家领导人岗位。
这些年来,中央政法机关呈现不断从学界吸收人才的趋势。对此,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沈岿提醒,若政法机关不能改变现今的行政体制和文化,吸收学者恐沦为表面文章。
法学专家不断进入政法机关
走上从政道路的9名青年法学家分别是:现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江必新、景汉朝,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庭长孔祥俊,国务院法制办副主任夏勇、袁曙宏,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信春鹰,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原院长公丕祥,全国人大常委会秘书处原副局长蔡定剑(曾任职、已逝)。
这9人,除了景汉朝和蔡定剑之外,都是在获得“杰出青年法学家”荣誉称号之后从政。
南都记者发现,近几年来,中央政法机关不断从学界吸收人才,并已形成机制。
2011年12月中央政法委和教育部发布《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规定经组织部门同意,各高级人民法院可定期从法学院校选派2至3名优秀专家、学者到本院或下级人民法院挂职锻炼。去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也就建立人民法院与法学院校的双向交流机制发布指导意见。今年1月,6名法学专家学者到最高法副厅级领导岗位交流挂职。在更早的2006年7月,最高检尝试开放三个副厅级职位引入学者担任。
专家:不去行政化,学者作用有限
学者进入政法机关可以提高办案水平,这是学界的共识。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认为政法机关向学界吸收人才的现象值得鼓励。他表示,依法治国首先要建立法治政府,具有法学专长的专家学者到相关政法机构任职,其意义不在于在具体事务上能做得多好,而在于可以提高政府自身的法律素质和依法行政的意识。
但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沈岿却认为,在目前司法机关仍然受到很强的行政化的体制和文化影响,不能完全实现司法独立的情况下,学者进入机关,他们所发表的意见能起的作用也十分有限,更多的是一种表面文章。
事实上,法学界与实务界亦早已存在“交锋”。曾在最高检挂职的教授宋英辉就曾对媒体表示:“学者经常批评实务部门办案有问题,实务部门就反击你整天掉在书袋里。”
对此,沈岿认为,学者是不是脱离现实,要看我们是要迁就现实还是改变现实。“学者强调一些基本的原则、立场不能改变,这是为了什么?它可能和中国的现实确实不太贴切,但是中国的现实究竟是要去改变的还是继续去维护的?”
沈岿表示,“如果说政法队伍还是像以前那个样子,学者进去以后发挥不了什么作用,有的学者照样会出来,有的学者就会被淹没,有的学者就会被异化。”南方都市报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