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数字化四诊仪”靠采集人体舌、面、脉、症状等客观信息,通过计算机的人工智能分析技术,进行四诊判读、体质辨识,数据更为规范,诊断结果比较统一。其外观为两部分,一为电脑屏幕,二为机器数据采集区。输入年龄、姓名等基本资料后,“机器中医”开始工作了:将脸与舌头对准机器数据采集区,电脑自动对焦拍照,操作人员在旁边的电脑里将图像进行勾线、清晰范围等操作后,就开始图像的数字化处理。其中,舌象根据舌色、舌形、苔色、苔质等四大类判读结果及颜色测量值来分析;面象则会根据青、赤、黄、白、黑等五色判读结果及颜色测量值分析。整个过程简单明了,涵盖了中医观察舌象、面象和诊断的流程。
接着将脉搏传感器先后戴在两只手的脉搏上,进行取脉定位,按照中医举、按、寻的诊脉过程,采集脉波数据。这时,被采集者必须保持安静,不能说话,要不然数据就不太准确。最后一项就是问诊了,该仪器的问题大多围绕舌象与脉象而设置,大约为十几道问题。而答案都以选择题方式举例不同人群表现的各种症状,能让患者方便快捷地找到对应自己身体的回答。不知不觉,20分钟过去了,测试项目结束。
接着,中医体质辨识仪上阵,主要是问诊,大约有75道问题,相比平时看病时医生三言两语的问诊,“机器中医”问的问题比较全面,包括全身、头颈、五官、四肢、皮肤、妇科等,涉及了中医内科、妇科、男科等几十道问题,很多问题平时医生都难得问到。不仅能从问题中得知自己的体质状况,还能从问题中审视自己的生活习惯等。整个过程大约需要十几分钟时间。
经过半个多小时的检查后,“机器中医”通过数据统计、分析,会打印出体质分析结果,里面分别有面象、舌象、脉象、问诊结果,还有体质辨识与中医辨证结果,一目了然。并且还会打印养生报告,足足有二十多张纸,包括概述、体质特征、偏颇原因、养生之道等。据医生称,目前养生报告已经精简到20张纸以内,这份报告对平时的生活起居、饮食安排等都有规划。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