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威海那些可以吃的“非遗”,你吃过哪些?
作为一个吃货
怎么能不知道威海那些还可以吃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
小威来给大家盘点一下
可以吃的非遗 | 胶东花饽饽
文登独有的地域文化,孕育了具有独特的胶东花饽饽习俗,在不同的节日有不一样的表现内容,清明节捏燕子;六月初八祭龙王;七月初七牛朗会织女;从正月到腊月,从孩子出生到老人做寿,人们用花饽饽来表达对节日的庆贺和家人的祝福。谷雨时节的大型花饽饽是沿海渔民用来祭奠海对渔民的恩赐,祭拜列祖列宗,祝福家人出海鱼虾满仓平安无事的。
文登的百姓除了用白面充当主要原料之外还用玉米面、豆面制作的花饽饽。文登花饽饽这种古老的民间习俗,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已经形成了一种文化现象,人们从这些花饽饽中,仿佛看到文登庄户人家的浓浓乡情,同时也感悟到文登地域民间百姓乡土文化的传承。
制作花饽饽的工具十分简单:白面、剪刀、菜刀、梳子、红枣、花椒等物,只要掌握好发面技术,按照式样进行捏制,那么一个鲜活的面模形象就会脱颖而出。”
制作花饽饽,和面是关键之一。制作花饽饽的和面与制作面点不同,前者需要考虑面团在可塑性、防腐性等方面的要求。
花饽饽之美,美在其自然的材料、自然的工艺、质朴的心境。它塑造的形象是符合民俗文化心理的,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花饽饽作为一种民间生命力极强的造型艺术,生长和扎根于百姓生活,已成为民俗风情独特的表现方式。
可以吃的非遗 | 糖瓜
“糖瓜祭灶,新年来到”;“二十三,糖瓜粘,灶王爷要上天”。每年腊月二十三,举行祭灶的仪式,称为“祭灶节”、“送灶”或“辞灶”。传说灶王爷本是天上的一颗星宿,他端坐在百姓家里的厨灶中间,记录人们的生活起居、善恶行径,待到每年腊月二十三,便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所以人们都要祭灶,并用又粘又甜的糖瓜祭祀灶王,粘住灶王爷的嘴,让它“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祭祀时,将供奉一年的灶神像揭下,焚化,算是送祭升天。
“糖瓜”是一种用黄米和麦芽熬制成的粘性很大的糖,把它抽为长条型的糖棍称为“关东糖”,拉制成扁圆型就叫做“糖瓜”。脉田糖瓜现在的材料是大米和麦芽,用料的比例是3:1,也就是3斤大米兑1斤麦芽;通常每做一次糖瓜,首先准备30斤麦芽,让其发酵生芽后备用;再将90斤大米煮熟,和发酵生芽的麦芽混合,添加8至9担水,一担水约50斤,然后用火蒸煮,在适当的温度下拉丝成瓜,完成这些数量的糖瓜,一般需用6至8人做一天。
糖瓜是清朝宫廷面点的典范,吃起来脆甜香酥,别有风味,其中以山东省文登市高村镇脉田村的脉田糖瓜最具代表性。
糖瓜祭灶,它预示着甜蜜春节的开始,这不仅是人们处理节日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是人们发泄情感的一种方法,它充分体现了文登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追求,也充分表现了文登人处理节日的幽默感。
可以吃的非遗 | 蠓子虾酱
蠓子虾酱是胶东沿海极富特色的海鲜调味品,因其是以蠓子虾为原料腌制的故称蠓子虾酱。蠓子虾生活在沿海淡水与海水混合的海域,荣成市沿海镇村分布广泛,如虎山、成山、俚岛等乡镇,都有相应数量的蠓子虾海域。
蠓子虾酱的生产工艺在战国时期形成雏形,在秦汉时期分出步骤并基本确立,到元明清时代蠓子虾酱制作进入了发展繁荣的阶段。大清雍正年间荣成蠓子虾酱被登州知府作为地方特产贡奉朝廷,便被赐为宫内御品,从此蠓子虾酱经当地渔民精制后定期上贡,成为御膳中的一道美肴。据荣成县志记载“荣成县沿海有蠓虫虾,经海边唐家村唐氏夕永制作上贡,并传到他乡”。可以断定,当年登州知府上贡朝廷的蠓子虾酱由唐家村唐夕永制作,并因唐氏家族搬迁将此工艺传到其他乡镇而漫延开来。后经过几代人的传承,唐氏后人将传统蠓子虾酱进行工业化生产。现有的“金盛泉”蠓子虾酱制作工艺、食用方法正是从清朝中期被保留或承传下来的。
“金盛泉”蠓子虾酱简洁配方,保持了蠓子虾酱的原汁原味。蠓子虾酱无论从捕捉方法还是到腌制工艺,完全区别于现代水产加工业的操作模式,它记录和诠释着沿海先祖们在这里繁衍生息的厚重历史及特殊饮食。
可以吃的非遗 | 胶东回水咸鱼干
回水咸鱼干是胶东沿海一带渔家将捕捞的鲜鱼通过腌、晾、海水冲洗、捂制等传统技艺而制成的地方风味海洋食品。
回水咸鱼干传统制作技艺主要体现在:一是原料挑选。挑选鲜度好、有光泽、肌肉结实有弹性、眼球亮、鱼体表面没有划伤的鲅鱼、刀鱼、黄花鱼等为原料;二是原料处理。主要是对鱼的剖切及内脏的处理;三是腌制。根据鱼的品种、大小和所需要的口味,用盐腌卤;四是淡化。适时对腌制品按程序、技法、口味用淡水进行去盐、去卤;五是晾晒。一般采用在阴凉通风干燥处晾晒,以眼观形态、鼻闻味道、手触干湿度,来判断咸鱼干的品质;六是回水。所谓回水,就是用海水对半成品的鱼干进行多次冲洗再晾干,使干化的鱼品很自然的回归于原汁原味,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海洋风味。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