驶向心中的那片蔚蓝
宋起帆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科学
我来自山东省青岛市农村,2018年参加理科高考,成绩637分。那时的我陷入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困扰,不是觉得分数不够用,就是对学校和专业不满意,还要考虑所在城市离家远近、发展机遇等问题。在和父母翻遍志愿填报指南后,中国海洋大学进入了我的视野。“985工程”“双一流A类”,还有全国前列的海洋科学专业,我们发现这所“家门口”的高校也许正是最佳选择。
生在海滨,我从小就有机会亲近大海,但海洋科学是什么,我完全没有概念。经过了解,我惊讶地发现,海洋科学不仅仅是“浪花拍岸”,还有探秘深海大洋、远征南北极,这都让从小热爱自然的我产生无限遐想。同时,国家海洋事业的发展需要大量专业人才,于是我决定:就是它了!
在中国海洋大学,我见识到了海洋瑰丽神秘的一面:海洋中的漩涡竟然比一个城市还要大,浩瀚无垠的千米深海也并非一片死寂,全球变暖原来也和海洋息息相关……我曾借助超级计算机模拟海洋的未来变化,也曾踏上科考船聆听海洋脉动的声音,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的过程让人痴迷。
如今,我已经是一名硕士研究生。不久之后,我将登上学校的“东方红3”号科考船参与南海立体观测网建设,为建设海洋强国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挑选适合自己的专业
梁柏诚复旦大学经济管理试验班
我的高考成绩超出了我的预期,与家人欣喜之余,有两个志愿填报选择摆在了我面前:填报清华大学或北京大学的提前批计划,但可供我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填报“华东五校”,我可以选择相关学校在江西理科招生的绝大部分专业。
面对“更好学校”和“更好专业”这一难题之时,我希望能在分数能力范围内,做一些更灵活的选择,而不委屈自己为了学校去到不适合自己的专业。因此,当我获悉填报清北的专业选择不多,便开始在“华东五校”中挑选适合自己“精气神”的学校和专业。
中学时期,我便对复旦大学心驰神往,同时我非常向往上海,所以我重点研究了复旦大学的招生计划。在选择具体专业时,由于我喜欢交际、喜欢与人打交道,在我的理解中,管理学是一门注重应用与实操的学科,因此,综合考量个人性格、学科特点等因素后,我填报了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并被最终录取。
回顾这一年在复旦管院的就读体验,总体而言我非常满意。学院教学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备,为我的学习生活提供了诸多便利。同时,管院课程设置丰富,学术“大牛”众多且平易近人,乐意为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我希望,未来能在复旦探索更多未知的自我,获得更长远的成长。
青春绝配“橄榄绿”
秦庆勇陆军工程大学通信工程
从小,爷爷经常给我讲军营的故事,给我在心里种下参军的种子。
高考结束后,我抱着厚重的高考志愿填报参考书,来回翻阅军校招生的那几页,认真研究。陆军工程大学通信工程专业走进我的视野,这个专业注重指技融合,还是A类学科,我像找到了宝贝一样,把它放到我的第一志愿。
可是距开学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我心里却有了打退堂鼓的念头。看着其他高校的同学们多姿多彩的生活,我觉得自己好像被关在笼子里,被条条框框束缚,一度产生了放弃的念头。
风雨过后见彩虹。3个月新训后,我从江苏徐州来到南京学习。我平日里要和高数、电路、通信原理等工科课程打交道。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教员会细心给我解答,身边的战友们也会热心帮助我,大家一起学习、共同进步。
指挥技能的学习也相继展开。班、排、连、队列指挥,让我克服了面对人群讲话的恐惧;各种专业技能大比武和实践课程,让我不再眼高手低;实弹实爆、战术演练等课程,帮助我成为未来战场上指技合一的“多面手”。
军校的两年见证了我的成长,这里的“战地黄花”分外香,青春和“橄榄绿”是绝配。
热爱是最持久的动力
王浩宇哈尔滨工业大学人工智能
在填报志愿时,我了解到人工智能专业,这是新开设的一门专业,学习生活、就业前景怎么样,并没有经验可以借鉴。但我还是选择了哈尔滨工业大学的人工智能专业,成为了“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选择这个专业,首先是出于对技术本身的兴趣,希望能为这项技术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其次,专业和我个人的能力相契合,我热爱数学和编程,具备从事该行业坚实的知识基础。我看好这一专业的发展前景。而选择哈工大,则主要基于它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学术声誉。以及重实践的教学优势。
几年学习下来,我感受到人工智能领域的知识更新速度非常快,每天都有新的算法、技术涌现,需要持续学习、自我更新,积极参与各类研究项目,才能做到与时俱进。
今年,对于面临志愿填报的学弟学妹,我想给出一些建议:要结合自己的兴趣,再选择专业。任何专业都前路漫漫,一个选择关乎职业生涯,而热爱是最持久的动力。
不论结果如何,都要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持续的学习动力。大学生活充满挑战和机遇,永远不要放弃对新知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专业过硬的人,走到哪里都能发光发热。
选择“冷门”专业不后悔
陈楚涵福建师范大学历史学
又到一年高考志愿填报时。作为大家眼中“冷门”专业的毕业生,我想说我并不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
我在高中学习的过程中,就对历史这门学科很感兴趣。在填报志愿时,我了解到福建高考将进行“3+1+2”模式改革,历史会成为考生的首选科目之一,未来历史教师的岗位需求一定会有所增加。历史学专业是我填报的第一志愿,是我在综合考虑了兴趣爱好、个人能力和就业前景等因素后,深思熟虑做出的选择。
进入大学,我能明显感觉到大学历史学科研究与高中历史课目学习的不同,高中的历史课目学习侧重于对宏观史实的了解、对材料信息的提取,而大学的历史学专业能够产生许多分支,更关注对历史事物的细节挖掘。
当然,在学习期间,我对未来的职业规划也有过迷茫和徘徊。直到大三下学期,学校组织我们前往福建省各地市进行教育实习。真正站上讲台,面对着班上的学生们,我发现我还是热爱教师这份职业。我选择推免到本校历史地理复合专业继续攻读研究生,准备硕士毕业后成为一名历史教师。
每个人获得快乐的动力和源泉不同,只要明确自己心中的目标,并为之坚持努力,相信不管选择什么专业,都会有光明灿烂的未来!
祖国边疆有作为
王昊鹏新疆大学新闻学
我的老家在河南省洛阳市,2019年以前,我从未到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那时候的我没想到过,自己会和这片土地产生如此深刻的连接。
2019年高考结束后,我将新疆大学写在了志愿表的第一栏。
当得知我被新疆大学录取之后,父母在欣喜之余,还有点忧虑。他们担心新疆遥远,我会想念家乡。但我告诉他们,我应该走得更远,感受更多的风土人情,增长自己的见识。
到了新疆大学,刚开始也有不适应的地方。从地理意义上讲,新疆与河南有将近两个小时的时差,因此课程和工作安排也都比河南要晚两个小时。比如,我大一的时候,每天早上10点上第一节课,下午两点下课去吃午饭,但我每天不到一点就已经很饿了。
在适应时差之后,生活上的多姿多彩也接踵而至。我所在班级有很多少数民族同学,每次聚会时,我都可以见识不同民族的歌舞。在宿舍,舍友们会邀请我分享家乡的特色小吃,奶疙瘩、玛仁糖、马肉等。老师们还会邀请我们去家里做客,给我们带小礼物。
如今,我已经大学毕业,选择了新疆作为我工作生活的地方。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新疆这片广袤土地必将迎来新的腾飞。我会好好工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只要努力,在祖国边疆,可以大有作为。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