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在火星扰流研究中取得了重要成果
火星翻搅指的是地球和火星向太阳两侧移动且几乎成一条直线的自然现象2021年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执行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的田文一号经历了首次火星太阳凌日,由于太阳电磁辐射的干扰,与地球的通信不稳定甚至中断,并停运了一个月
正是在太阳过境火星期间,田文1号轨道飞行器和欧空局火星快车轨道飞行器的任务小组通过两个探测器定期向地球发送无线电信号多国科学家利用国内外十余台射电望远镜观测太阳对两个探测器信号的影响,获得了大量数据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深入分析,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和欧洲甚长基线干涉测量研究所等中外科研机构联合开展了火星日凌研究,近期取得了重要成果,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国际专业期刊《天体物理快报》上。
通过对扰动信号的分析,研究人员发现,当无线电信号通过太阳附近的空间时,该区域的电子总含量发生了数千TECU的变化。
与同期大角度光谱日冕仪获得的光学遥感观测数据对比发现,总电子含量的变化是由日冕物质抛射引起的CME现象是太阳最剧烈的爆炸之一,能迅速喷出大量带有磁场的等离子体
同时,在火星投影点附近更小的空间尺度内观测到了CME与冕流相互作用产生的冕流波冕流波是一种大尺度的日冕波动现象,被称为飞越太阳的色带,反映了磁场对太阳风等离子体运动的约束
在这次观测中,当CME离开时,也探测到了新生的高速太阳气流。
业内专家认为,中外成功联合研究火星凌日,得益于田文一号和火星快车的射电遥感观测方法的高灵敏度,以及多站联合观测的高时间分辨率和高空间分辨率的优势利用这种方法,可以观测到未来原位探测器无法进入,光学手段无法识别的小尺度快速变化现象,有助于科研人员详细研究空间环境及其对深空通信的影响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