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学习方式变了但教育效果不好的问题,新修订的课程方案坚持以教育为本,以素养为本,明确提出加强学科实践来转变教学方式学科实践本质上是一组具有学科意蕴的典型实践,是针对现实情境中的具体问题而采取的,如汉语的公开演讲,数学算法的交流,科学实验证明等它提倡学生应该像专家一样思考和行动
学科实践融合了学科逻辑和经验逻辑,有利于从知识学习中生成素养学科学习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知识储备基础上学科实践强调通过实践对知识的获取,理解,评价和应用,倡导学生在实践中建构,巩固和创新自己的学科知识这个过程既突出了学科知识的教育价值,又突出了实践学习的自主性和社会性,有利于知识学习和经验成长的有机融合,进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学科实践是自主,合作,探究的迭代升级,有利于创造性学习的实现实践超越了程式化的探究活动,是一种强调学科典型和本真的新型探究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学生像学科专家一样思考和行动,以学科方法获取和实践学科知识正是这种学科性与实践性的紧密结合,帮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加深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在知识学习中强调社会交往和真实情境中的问题解决,从而有助于实现创造性学习
实践强调实践—反思,有助于学生实现知行合一和自我建构实践不仅指向学习方式的转变,还关系到学习品格的凝练实践本身包含着传统文化中知行合一的理念,强调在实践中认识实践,通过学习后的反思深化对实践的认识,通过实践不断促进学习者主观经验的转化正是这种实践与反思的互动机制,使学生通过实践改造客观世界,实现自身的改造,从而连接经验与学习,促进自身发展
当前的学科实践还存在一些实际问题:
只看到自己在做什么,没有看到真正的实践探究学科实践本质上是一种新型的探究,但在具体的发展过程中,虚,假探究的现象十分普遍所谓虚拟探究,就是只有结果而没有过程的探究,比如与过程目标无关的为探究而探究短短的一节课,有时会安排四五个探究活动,最极端的是闪问:老师刚布置完探究任务,学生不到一分钟就报出结果所谓假探究,就是只有形式没有实质的探究,比如与主体性质无关的程式化探究将七步探究法作为包治百病的固定程序,忽略了课题的典型性结果,不科学的方法被用来以非语言的方式学习英语
只是做做而已,不谈专业的实用设计学科落地过程中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每天都在做,但是不专业一是缺乏统一中心的细化,无法从上述思路中锚定学科实践,将实践零敲碎打地嵌入教与学过程其次,学科实践与核心素养不相关,从而使其成为无目的的实践,只是教学活动的点缀第三,缺乏专业评价,注重活动的开展,却忽视实践的有效性,专业评价活动无法为学生的实践—反思提供支持持续改进的过程证据
就这么做,没有后续的实践反思学科实践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于学习后的反思这不仅是因为学科实践本身需要实践—反思的机制来实现知行合一,形成学习品格,也是因为学科实践指向核心素养的培养,而反思是从知识到素养的必由之路但由于教学进度,教学压力,学习习惯等原因,学后反思在学科实践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使得所学知识未能及时进入大脑和头脑,学科实践成为手把手的学习,无法实现育人功能
那么,以素养为导向的学科实践需要加强什么。
第一,突出学科实践的学科典型性实践源于学科的严谨性,应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突出其学科典型性比如语文学科要以语文实践为主线,倡导以语言积累与梳理,实用阅读与交流等六个语文学习任务组为基础的任务驱动型语文学习地理学科应重视地理实践,反对整天手抄地理,即在地图集上看书画画,提倡用脚学地理,发展地理实践和人地和谐的观念等
二是进行系统的学科实践教学设计学科实践突出实践的深刻性,需要专业,系统的教学设计,如建立组织者,即大问题,大任务,大思路等,结合具体学科内容的素养培养要求,从而架构课堂内容,设计要明确与之对应的学术性,采用立体叙事,使之成为整个学科实践过程的指导和支撑,设计应采用与目标相匹配的绩效评价和综合评价,融教,学,评于一体,实现教—学—评的一致性
第三,注重学科实践后的反思实践后反思是化行动为知识,化实践为素养的重要途径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在学科实践后的反思,还要根据目标对应的复述,关联,转化的高级程度设计反思支架或路径,引导学生学与思结合,实现从实践到知识的升华,进而建立所学知识与学生自我发展的联系,避免知识无文化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