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南站猥亵女童案”中,网络上引用的2016性侵儿童的数据,大多来自一个叫“女童保护”的公益组织。扬子晚报记者了解到,2013年,全国百名年轻的媒体记者联合发起“女童保护”公益项目。四年来,这个项目已经遍布全国30多个省份,在江苏南京、淮安、徐州等多个城市也有公益团队。
据项目负责人介绍,2013年各地频发女童被性侵案件,很多受害者是农村留守儿童,且受侵害女童的年龄越来越小,让人痛心。所以,这个由全国百名女记者发起的公益组织诞生。2013年,“女童保护”的志愿者们出台了义务教育阶段防性侵专门教案。教案经过20多名一线专家数轮修订后,修改40多次,最终形成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儿童防性侵教案小学版”,并于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在网上公开发布。目前,该组织已连续四年发布全国性侵儿童调查数据报告。记者看到,在公开报道的案例中,熟人作案的就有300多起,占总案件数量的近七成。其中,占比从高到低依次为师生(含辅导班等)27.33%、邻里24.33%、亲戚(含父母的朋友)12%、家庭成员10%。在公开的433起案件中,由父亲、哥哥、继父等家庭成员实施性侵的就有30起。“女童保护”特别提示,家庭成员、网友和未成年人实施性侵的案件应引起特别的重视。
唐玉梅是南京“女童保护”团队的发起人,她告诉记者,目前南京有80多位志愿者,来自南大、南师大、南审、南信大等高校。她从高校毕业后,目前这个团队由正在南京读书的王盼雪接管。
“在江苏做得比较好的,是徐州和淮安。”2014年5月底,淮安市妇联启动“春蕾计划—护蕾行动”。同年,淮安市妇联与“女童保护”签订协议,联合开展儿童安全活动。南京目前还处在大学生们自己“找资源”的阶段。“尤其是刚开始的时候,就是大家一所一所学校去跑。”
许多曾经受过侵害的儿童给团队发来自己的心路历程。在这些带伤的文字里,志愿者们可以大概描述这一群体的经历:他们很容易罹患焦虑、抑郁;长期严重、持续、重复的侵害,可能会令受害人病情加重,并伴有人格改变,特别是女童。
给孩子和家长的提醒
1,当陌生人问路时,可以指路,但不要给陌生人带路。
2,背心和裤衩遮盖的地方,不要让别人触碰。
3,如果有人要求你脱掉衣服与他视频聊天,或者拍隐私部位的照片给他,要拒绝。
如果邻居家的叔叔、阿姨或爷爷、哥哥等总是喜欢来你家里做客,趁你家长不注意的时候搂抱你、亲吻你,要表明坚决拒绝态度并及时告诉家长。
4,在周围人多时,当陌生人故意触摸孩子的身体时,要坚定有力的大声喊不要碰我,如果对方还是不肯停止动作,要大声喊“我还没到14岁,你想坐牢吗”,并寻求他人帮助。
5,在人少的地方,或者你自己一个人与对方在一起的时候,有人要对你实施性侵,要冷静,不要慌,注意观察周围情况,想办法安全逃脱。实在逃不掉时,默默记住对方的长相特点。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