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盖60个国民经济大类 创新动能持续释放
6月6日,我国5G商用迎来四周年。记者从工信部获悉,目前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5G网络,5G应用已融入97个国民经济大类中的60个,应用案例数超5万个,有力促进了数字经济发展。
与此同时,基于5G的演进和增强,5G-A加速迈向商用,多方正以技术创新引领5G-A发展,加快促进产业成熟,培育新的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
融合应用融入60个国民经济大类
在6月4日至6日举行的第31届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上,一批5G融合应用创新成果集中亮相。
展区内,5G国产机器人手术首次走进公众视野。来自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普外科的专家正通过5G定制网,向位于北京展区的机械臂发出动作指令。在高清视野辅助下,远程专家可以通过可转腕机械臂的灵活操作,精准完成对模型的解剖、分离、缝合等各项手术模拟动作。
中国电信相关负责人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5G定制网为远程手术的多路高清影像传输提供坚强的网络保障,操作指令传输和语言传输达到毫秒级水平的技术要求,确保检查和手术精准安全。
依靠“5G+北斗”高精定位网络,“聪明”的车可以行驶在“智慧”的路上;5G+智慧港口应用实现了桥吊、龙门吊远程控制,以及集装箱码头水平运输自动化;5G电力专网大幅提升了无人机巡检效率……
透过展览会这扇窗口可以看到,5G正加速融入实体经济,驱动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工信部数据显示,目前全国5G行业虚拟专网超过1.6万个,矿业、港口、电力、教育、医疗、文旅、消费等重点行业的5G应用解决方案广泛复制,助力企业提质、降本、增效,5G应用已融入97个国民经济大类中的60个,应用案例超5万个。
工信部部长金壮龙表示,我国将加快5G行业虚拟专网建设,深入实施5G应用“扬帆”行动,进一步丰富拓展5G应用场景。
电信企业5G网络投资近6000亿元
5G商用四周年来,一方面,相关部门推出系列政策工具,加快推进5G建设和应用。另一方面,基础电信企业将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作为主责主业,跑出了5G建设发展的加速度。
中国联通董事长刘烈宏表示,近期,中国联通发布了全球首款通用型的5G RedCap商用模组,推动5G应用“轻装上阵”。下一步将与合作伙伴共同推进完成R18标准制定,加快推进芯片、模组、终端等产品研发和产业化,加速5G-Advanced商用进程。同时发挥专网频率资源价值,联合工业企业共同推动“5G+工业互联网”加速向企业生产核心环节迈进。
“加快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中国电信董事长柯瑞文表示,中国电信在加快5G建设和应用发展的同时,也在持续开展全光网络建设,目前千兆光网已覆盖300多个城市。
中国移动总经理董昕表示,目前中国移动累计开通5G基站超160万个,牵头5G国际标准近200项,申请专利超4100件,居全球运营商第一阵营。下一步将加快“双千兆”协同发展,带动并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可控能力,加快推动5G向天地一体、智能网络、通感一体演进。
与此同时,我国开创了5G建设新模式,实现了杆塔、机房、基站等多个层面的共建共享,有效促进5G集约高效、绿色低碳发展,目前累计节省资金超2000亿元。
多方推进5G-A迈向商用
在业内人士看来,目前我国5G网络建设基本完成城乡室外连续覆盖,技术产业体系初步构建,用户规模持续壮大,未来5年是我国5G规模化发展的关键期,要持续推动5G技术产品创新和产业化进程。
值得一提,5G-A是基于5G的演进和增强,是支撑互联网产业3D化、云化,万物互联智能化,通信感知一体化,智能制造柔性化等产业数字化升级的关键信息化技术。
6月5日,在第31届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期间,在由IMT-2020推进组、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主办的5G-A产业论坛上,IMT-2020推进组携手产业各方代表,倡议推进5G-A迈向商用,加速建设数字中国。
“5G-A是5G向6G演进的关键阶段。”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一级巡视员刘郁林表示,要以技术创新引领5G-A发展,加快促进产业成熟;以融合应用释放5G-A价值,助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以开放合作共赢5G-A未来,共促5G-A产业生态繁荣发展。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理事长闻库表示,5G-A不仅是5G技术的增强,更是引入了无源物联、通感一体等“新技能”。他提出,要聚焦5G-A关键核心技术标准制定,在保护5G网络投资的基础上,加快向5G-A演进升级;要以行业挑战和市场应用需求为牵引,提出创新解决方案和服务;要协同发挥政府“有形手”、市场“无形手”作用,助力实现5G社会服务目标。
“未来两年,IMT-2020推进组将围绕标准、技术、应用、行业四路并举,推进5G-A迈向商用。”中国信通院副院长王志勤表示,将启动5G-A关键技术研究和测试验证,做好承上启下,为5G-A产业推进和网络演进构筑技术底座,同时推动5G-A融入行业技术体系,孵化5G-A行业终端,培育新的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记者 郭倩 北京报道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