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晚报讯 (记者 陈斯) 在工厂生产好楼板、墙体等建筑构件,运到工地进行组装,施工现场再不见尘土飞扬。《法制晚报》记者昨天从市保障房中心获悉,本市已经有10个采用这种方式“组装”的公租房项目在建,速度最快的马驹桥公租房项目将在今年5月前入住。
建筑工程一般要经过地基与基础、主体结构、装饰装修、建筑屋面等9大分部工程,而主体结构和装饰装修占到工程总量的60%左右,是建筑工程的大头。
“目前最主要的装配式施工、住宅产业化也是集中在这两个阶段。”市保障房中心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
数据显示,市级公租房实施或计划实施住宅产业化的项目共计53个,其中有10个公租房项目实施了全过程装配式建筑技术。所谓全过程装配式建筑技术,也就是既采用装配式施工,又在后期采用装配式装修。
记者获悉,10个项目中,速度最快的是马驹桥保障房项目,预计在今年5月前实现入住。
马驹桥公租房10栋住宅楼均为地上16层、地下2层,共建设3004套房源,单套最大面积为60平方米。“这些住宅楼的叠合板、楼梯、空调板、阳台板和部分内外墙,约60%的零部件实现了产业化预制。”负责施工的北京建工六建工程项目经理杨志说。
施工精度高 建筑垃圾少近4成
市保障房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装配式结构与传统现浇剪力墙结构相比,在综合用工量上减少约35%,施工用水用电减少约22%,建筑垃圾量减少近40%。
记者了解到,推进装配式结构的目的,在于在保证传统建筑结构牢固性的基础上最大程度提升建筑质量。从保障房中心已完成的装配式建筑来看,墙体轴线精度和墙面平整度误差从厘米级误差降到了毫米级,这给后续装修装饰提供了更好的条件。新技术对施工精度要求更高,门窗漏风的问题能显著减少。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