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上海7月26日电 (缪璐 李佳佳)共享出行正在颠覆革新中国的交通出行方式,且眼下更有“扬帆出海”走向全球之势。
刚刚过去的25日,中国智能共享单车品牌摩拜单车宣布进入佛罗伦萨和米兰,意大利成为摩拜单车继新加坡、英国和日本之后进入的第四个海外国家。中国共享单车海外拓展“又下一城”。
共享单车俨然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一个范本,而在中国国内,共享出行作为共享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据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CBNData)26日在沪发布的《2017中国共享出行行业大数据观察》(以下简称为CBNData《报告》)显示,中国潜在共享出行市场容量有望达到1.8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其潜力及商机可谓惊人,共享出行正走向“黄金时代”。
据CBNData《报告》显示,到2018年中国仅汽车共享出行年市场容量有望由660亿元增长至3800亿元,其中还不包括上百亿元市场规模的共享单车出行。
相比一般公共交通,如公交车和城市地铁的通达性和通勤速度,共享单车、分时租车和实时打车这三种共享出行方式在不同层面对中国现有的城市公共交通进行了有益补充。
当前,共享单车已渗透到城市的毛细血管,成为市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通勤“标配”。上海产业转型发展研究院、摩拜单车26日联合发布的《2017年上半年度上海城市摩行指数》显示,2017年上半年,80%的上海市民骑行距离在三公里以内,人均骑行距离1.8公里;都市白领用骑车替换原本步行到地铁站的方式,平均每天早晨多出15分钟睡眠时间。
CBNData分析师李安然告诉记者,三种共享出行的典型方式在不同的场景下,各具特色,共同缓解公共交通压力,“实时打车集中在工作日早晚高峰时段,覆盖人群范围广,‘80后’、‘90后’成为消费主力。共享单车的通达性使得出行场景更丰富多元,在雾霾等天气不佳的时段,出行量不降反增”。
共享出行对于消费者来说省时、省钱、省力。在“轻资产”思想的影响下,人们的出行模式会由“一辆车解决所有出行场景”进化到出行优先选择最理想的方式。推动共享出行在本质上提高城市出行品质,提高运力,缓解交通拥堵,对于拉动中国经济、解决就业、提高收入和促进国民消费都有积极的影响。
中国国内共享单车行业发展速度迅猛。截至2017年3月,中国共享单车行业总融资额达到了70亿元,已有超过30家的单车品牌,行业竞争愈加激烈。
当被问及用老虎、藏羚羊、猫头鹰、狼等动物来形容自身业态发展状况时,中国另一共享单车“巨头”ofo小黄车资深副总裁南楠将其形容为“藏羚羊”,意指“在发展的道路上高速奔跑,高速成长,并且能够迅速地适应环境”。
中国共享汽车品牌EVCARD分时租车副总经理诸敬则认为自己的企业更像“狼”,认定了共享出行的巨大潜力,并保持着坚定的信仰。
对于共享出行行业的未来,业内人士也给出了三点展望,首先,他们希望政策扶持+科技推动,“希望政府对共享出行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车的鼓励态度”;其次,未来的共享出行模式希望能够提供集成式的多样出行服务;最后,形成全新交通体系,希望共享出行配合公共交通所形成的全新的交通体系,能够全面覆盖消费者全部的出行需求。(完)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