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西宁7月8日电(记者曹婷)“青海青、黄河黄,雪皓皓、山苍苍,祁连山下好牧场……”草原上,一首牧歌唱出了祁连山下的壮美风光。
祁连山下牧场肥沃,牛羊成群,风景壮美。祁连县因地处祁连山中段得名,平均海拔3500米,境内有雪山、峡谷、草原和丹霞地貌等资源。当地既是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交界,又是草原与荒漠的分界,居民包括汉、藏、回等15个民族。
千百年来祁连山下的居民过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日子。近年来,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立足生态发展旅游,拓宽旅游产业链,提高旅游附加值,挖掘藏在山水里的生意经,让农牧民们依托山下好风光鼓了钱袋、富了脑袋。
从西宁出发至祁连约5个小时,一路风景秀美。进入祁连,小城环境干净整洁,公路两侧绿树林立,路牌与景区指示牌清晰可见。县城依山傍水,八宝河穿城而过,青山耸立入云端,步行河边渐闻水声潺潺。
此时正值西北旅游旺季,三五成群的游客散落在景区参观拍照,晚上祁连大剧院里人头攒动,县城人气十足、充满活力。
“进入旅游旺季,我店里的吃饭住宿提前一周都订满了。”距离祁连县城约5公里的德良农庄,与现有的景区和县城均有一段距离,但村民马得良看准了商机,如今他经营的农家乐越来越红火。
马得良是祁连县八宝镇拉洞村人,前些年在外地经营饭店,随着祁连旅游业的繁荣发展,他果断回村创业。
“以前村民守着农田过日子,守着风景挣不上钱,日子苦得再不能说。现在县里旅游发展得好,店远一点也能挣到钱,我打算把拉洞村的人都带出来,一块挣上风景的钱。”2016年5月,马得良贷款开了食宿一体的德良农庄。
与马得良不同,靠近卓尔山景区的八宝镇麻拉河村村民马富,今年赶上了镇里打造油菜花海试点,他的地租由原来的每亩100元涨到了600元,享有了旅游的附加值。
“随着游客增多,今年3月县里调整产业结构,在八宝镇打造4个油菜花海,承包给村里的致富能手经营,村民的地租跟着上涨,旅游的附加值一下就显现了。”八宝镇镇长马成寿介绍,八宝镇主要是旅游扶贫,其中麻拉河村靠近卓尔山景区,2016年全村依托乡村旅游,207户村民已经全部脱贫。
“十二五”以来,祁连县以生态立县大力发展旅游,全面提升景区和县城的基础设施,并相继在八宝镇和扎麻什乡确定5个贫困村,累计投入2000万元开展先期试点,用于打造旅游项目、修建移动商户摊位和水电路等,共扶持贫困户338户1009人。
祁连县县长龙永胜说,据县旅游局统计,约5.2万人口的祁连县,2010年共接待游客约38.1万人次,2016年增长到168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增长到4.8亿元,目前生态旅游已成县里的支柱产业。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